第452節 (第3/5頁)
透很強,沈戎應該是第一個不願看到淮東勢力繼續膨脹下去的人。
董原接過沈戎託丁知儒捎來的書函,就站在庭院裡拆開來閱看,拍股說道:“好,知儒跟沈大人真是及時雨啊!”
丁知儒笑道:“我在維揚接到大人的信函時,就在想壽州、信陽的問題。江寧能撥的錢糧有限,淮東籌措軍資,也是依仗淮東錢莊處甚多,想到大人治淮西,淮東的經驗不可不借鑑。早年有言,‘天下富賈、維揚居有其二’,這倒不是亂說。依仗鹽利,維揚商賈之富,甲於天下,唯江寧能比一二也。沈大人願意從中牽針引線,很快就從鹽商那裡籌到五十萬兩銀子,只要董公派人拿押函過去,這筆銀子就能運來壽州!”
“徐州拿稅賦做抵押,從淮東錢莊支借銀錢恢復民生;我就拿淮西五府的稅賦做抵押,今日誰支借銀錢給淮西,我定不會忘記這份情義,他日我就是砸鍋賣鐵,也會將這筆錢還上!”董原說道。
“還是大人治維揚時,令名遠揚,流禍肆虐淮泗時,唯大人守維揚,叫維揚寸士未失,保靖安平,至今仍叫維揚百姓難以忘懷,才如此輕易促成此事。”丁知儒說道。
陳景榮心裡想:應該還是受馬服案的影響。
維揚鹽商幾乎跟私鹽都脫不開干係,淮安大鹽商馬服得罪林縛,因私鹽獲罪,抄家滅族,這種手段異常凌厲,但不能不叫維揚的鹽商們有兔死狐悲之感。淮東的勢力日益膨脹,近在側旁的維揚鹽商們自然也是寢食難安,好不容易看到董原出鎮淮西,與淮東分庭抗禮,又有沈戎、丁知儒在旁邊鼓動,自然是一窩蜂的湧過來支援“故主”。
朝廷每年從兩淮牟鹽利就幾近兩百萬兩銀,淮揚鹽商十數代積累,富甲天下倒不是亂說。
淮西若能得維揚鹽商支援,確實大有可為。
董原正愁壽州一窮二白、無從施展手腳,丁知儒一過來,給他帶來額外的一筆銀子就達五十萬兩之巨,如何叫他不興奮?
有銀子,就能從東陽、廬州、江寧、維揚等地購買糧食、鐵器、耕牛過來,就能招募流民、廣營屯田,唯有壽州、信陽等地民生恢復,淮西防線才能真正的穩固下來。
這會兒劉庭州得知丁知儒到了壽州,也聞訊趕來相見,得知在丁知儒過來之前,就與維揚知府沈戎從鹽商那裡籌得大筆的款項,也是十分的振奮。
董原又特意派人去楚王府,請元翰成及淮西在壽州城裡的官員、將領一起為丁知儒接風洗塵。在宴席上,陶春得知董原竟得維揚鹽商的支援,對之前董原要求分兵移到壽州為屯卒的事情也就保持沉默。
楚王元翰成在宴間與董原並坐,聽得從維揚鹽商支借錢款之事,說道:“這的確是解燃眉之急的妙法,王府還有十幾萬兩存銀,一併拿出來支借給淮西恢復民生,也算是做一樁善事……”
死於淮東刀下的淮安大鹽商馬服是楚王婿,楚王如此表態,只會促使維揚鹽商更加投向淮西,董原拱手道:“王爺英明,董原在這裡替淮西百姓多謝王爺大義……”
“光有銀子還不成,要有人才行,”元翰成笑道,“徐州戰事,衛營數百將卒守住王府,又與淮東軍裡應外和奪下東城,才最終取得徐州戰事的勝利。這些有功的將卒在衛營裡也得不到位子升遷,也憋屈他們了,本王願薦給董大人使用……”
“董原在這裡更要多謝王爺了……”董原站起來行禮道謝,好像元翰成往淮西軍中塞人,比借十數萬兩銀子更值得感激。
陳景榮卻是暗暗皺起眉頭:楚王是想幹什麼?
第66章 控制洪澤浦
董原得維揚鹽商支援,訊息很快就傳到徐州,這主要也是源於淮東勢力膨脹,維揚地方勢力要抵制淮東的滲透,眼前只能抱董原這個粗大腿。
淮陽軍徹底融入淮東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