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第4/5頁)
體分開的一瞬間。
對王登臺山的爭奪,對攻奪雙方來說,雖說都是試探性的接觸戰,但開啟始都有不服輸的勁兒在裡面,進行得相當激烈。那長著離離青草的野地裡,血跡斑駁,馬蹄踏過,一不小心就踢出一截殘臂殘肢,每一戰,雙方都差不多有百餘老卒或死或傷或殘。
東胡人在上游對渦水河進行截流,王登臺山北側的渦水河水深不足三尺,駐泊津海的戰船被迫退出渦水河,守軍只能靠步騎進入縱深作戰。
看到東胡兵馬越打越多,守軍經不住這樣的消耗,特別是戰馬,才兩天工夫,損失了四百多匹——東胡人馬多,損失四千匹戰馬也許會心疼一下,但守軍在津海的戰馬只有三千匹,損失四百多戰馬,騎兵甚至都達不到一人一馬的程度——這樣的消耗戰,對守軍來講又怎麼敢無限制的進行下去?
於十六日守軍被迫放棄王登臺山,收縮到內線防守。
在津海軍向內線收縮的同時,吳齊、周普則率淮東騎營跳出包圍圈去,沿海岸線往南而走。騎兵若是給封鎖在內線,能發揮的作用會非常有限,遠不如遊離在外圍,更能牽制敵軍放開手腳攻城……只要東胡人不能徹底的封鎖海岸線,騎營與津海城就能透過哨船隨時保持聯絡,協同作戰。
東胡人前鋒精銳從十六日奪得王登臺山後,就著手修整給摧毀得半殘的哨堡,以哨堡為核心,沿王登臺山大規模的構築營寨。東胡人隨後一部部兵馬陸續開拔來,東胡人在王登臺山大營的兵馬總數,很快就超過津海守軍。
東胡人聚集到津海外圍的兵馬,雖說以新附漢軍為主,但有萬餘精銳騎兵在內,而周普、吳濟又率淮東騎營跳出外圍,津海守軍以步卒為座自然被壓制在內線出不了頭。
東胡人顯然吸取陽信攻城戰失利的教訓,此次兵臨津海,沒有貿然壓上來攻城,而是採取層層推進的策略。
在大批兵馬填入王登臺山大營之後,東胡人沒有立即強攻津海外圍的城寨,而是從容不迫的驅使從燕冀等地擄獲的大批民眾在王登臺山東北側取土填埋河。
僅一天時間就在離河口十數里處構築橫跨渦水河第二道截水大壩,沿截水大壩兩側構築王登臺山大營外圍的敵臺城寨,想要依靠層層推進的水磨策略,將津海守軍徹底封鎖在內線。
雖說東胡人在稍上游位置構築截水大壩,由於河口的地勢比海平面略低,河口段的水道在低潮時仍有約兩尺深的積水。如此水深不足以讓戰船進去,卻又形成渦水河南北兩岸的天然阻礙。
津海防禦體系由七座城寨組成,六座城寨位於渦水河北岸,南岸僅有一座週三百丈的小城,這使得津海守軍在兵力部署上,造成南北兩岸的不均衡。東胡人的圍城大營建在南岸,除了利用王登臺山的地勢外,更多的是要形成兵力虛實部署上的針鋒相對。
當東胡兵馬在王登臺山站穩陣腳之後,津海守軍很難再能進行有效的反攻,從一開始就陷入被動防守之中。
東胡人將最近的敵臺築到距南寨三四里遠處,便驅兵卒來攻南寨。兵馬展開,玄黑錦旗如林,一座座簡易拒馬倉促紮成,便丟來堵門封路,號角鑼鼓及戰馬嘶鳴不停。
雖說有些虛張聲勢,但也仗著人多勢眾,一次次將南寨守軍的反攻給打下去。在背後則是有一隊隊俘擄從徵的民夫在挖壕掘壘,山重水複的挖掘圍寨長壕,又在壕溝外側堆土架木,構築射箭防衝突的胸牆。
尋常的攻守戰,是攻方填溝、守方掘壕。
這次攻來的東胡人要放棄倉促攻城的打算,開啟始就想挖掘長壕修築胸牆將南寨封鎖在內,再謀攻城之策;而津海軍受淮東的影響極深,淮東守城思想是守中夾攻、守中藏攻,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放棄反攻的努力而陷入被動的守城之中。
這次攻守戰,就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