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四章 忽魯謨斯 (第2/2頁)

加入書籤

晚上朱瞻基留下鄭和跟大家一起吃飯,他也沒有在意,飯後他們來到書房密談。

“太子跟大臣們可能覺得出使西洋無益。”朱瞻基用大拇指指指天說道。

“鄭大人,你怎麼看?”

“我聽皇上的。”鄭和帶著苦笑說道。

“國家初興,國朝的銀,銅錢不堪足用,加上鈔錢萎靡,可能需要大量的金銀銅,到時候我分別寫一封信,你交給蘇門答臘和忽魯謨斯兩國國王。”

“太孫召見兩國使者,是否另有用意?”

“蘇門答臘和忽魯謨斯兩國的位置都十分重要,扼守著兩條重要的海上通道,對今後的我朝的貿易非常有益,一定要經營好。

希望你這次出海能夠有所斬獲,一些老舊的船隻可以處理掉,我們溝通各國是很有裨益的,利國利民,互通有無,只有思想僵硬之輩,才會固步自封在一畝三分地裡。”

“宋朝的時候外貿稅收可是很多的,加上海貿昌盛,手工業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還是相當不錯的。我發現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宋朝抑武,我大明朝禁海。”

“一定要做好海文記錄,比如,天象,線路,水溫,海水深度,鹹度,洋流,等等,這些一說你都知道,要統籌好,不用一來一回那麼多人手和船隻的,將來外事跟貿易一定要分開,你還要好好地培養一些得力的人才,一定要開拓人們的眼界,唉,慢慢來吧,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們是不是一樣的處境呢?”

“太孫過謙了,連皇上都沒有你想的那麼遠呢!殿下,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情,我們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我們要乘著風走,這一走啊,有的是十幾天,可能還會更長,要趕風,不然就走不快。

我們在船上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在睡覺,而是想事情,當你睡覺的時候,這風啊,這海啊,也會馱著你走,當著急的時候呢,它也不會聽你的使喚,等分平浪靜的時候,一切又變好了。”

“講的好,人生處處不哲學,受教了。”朱瞻基想了一會兒,覺得他說得話很有道理。

“乘著風走,我記住了。”

“哦,還有一件事情,我想收集帖木兒國的情報,應該如何著手呢?”

“利用當地人就可以,我來幫殿下做這件事情吧。”

“好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