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一章 兀良哈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連日來的高強度工作,讓他有些不適應,還好將原來的奏摺改為了夾子夾檔案,不然的話又得堆成山了,即使是這樣,現在看見字眼睛都是花的。今天是準備商討軍務,請來了張輔,楊榮,還有兵部左右侍郎張信和孫時。

對於邊防,最不令人滿意的就是大寧(承德),對於有輕度強迫症的患者更是不能容忍。對於軍事制度改革,他更有信心一點,軍政分離,改衛所制度為募兵制,軍力會變得更強。等他來的時候,他們四個已經在哪兒侯著了,一番見禮,大家落座。

“你們四位都是國家的棟樑支柱,文可以安國,武可以定邦。文弼就不用說了,屢立大功,父皇說你胸有大局,唯重禮節。習之也很了不得,父皇都屢次誇獎於你,你給父皇建議改黃河由山東入海,甚得我心。”

“皇上繆贊,這些都是本份。”

“蒙先皇厚愛,臣愧領也。”

“文弼,聽說你跟父皇說你的兒子不賢,兄弟倒是位良將,這很好,舉賢不避親,子孫後代也要多管教,我自小就屢受訓斥,玉不琢不成器。”

“謹遵陛下教誨。”

“楊公你給我的軍銜方案有點繁雜了,我看就簡單一點,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從上往下分為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下士、列兵。文弼為上將,楊公為中將,張公和習之暫為少將。

我的意思是軍政分離,軍人不能幹政,當然文官也不得過問軍務,重大事件除外。以後兵部也轉移到城外辦公,這個房間就作為軍機處,專門署理軍事要務,日夜不休,遇到緊急軍情需要第一時間通知到我這裡。

兵部負責後勤,以後由戶部撥款,撥糧草,負責發放官兵的俸祿,採購物質,修建兵工廠,糧食加工廠等等。

軍機處負責警戒、訓練、謀劃、軍法、作戰等,由楊公負責,文弼為陸軍大臣,專門負責指揮邊軍作戰,另設海軍,情報處,保衛處,軍醫處,刑部,各部門平級。”

“按照皇上的意思,五軍都督府將會取消?”

“衛所制缺點日益突出,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到時五軍都督府就會裁冊。我就不信,偌大的國家,糧食都不夠吃的,這豈不是笑話?

沒有書記嗎?以後軍機處要安排書記和文書若干,以少尉軍銜,負責會議記錄,處理日常檔案,存檔等。”

“遵旨。”

“目前需要處理的是兩個問題,一是京城軍隊人數過多,對糧食運輸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二是要儘快收回大寧,開府駐軍。大家議一議吧。”

除了錦衣衛,旗手衛,還有金吾、羽林、府軍等二十衛親軍,加上三大營,總共有十幾萬的兵力,再加上京城周邊衛所,真的沒有必要留有那麼多軍隊。

“皇上,京城兵力過少的話,不利於防範蕭牆之禍。”

“那這個問題就先延後,先調集精銳奪回大寧,設立承德府,以後在承德建立騎兵營,消除朝廷的這一大隱患。”

“兀良哈部落善於山地作戰,於此處設府,恐怕此地無寧日。”

“此地對於兀良哈部落來說確實很重要,特別是冬天的時候,都沒有地方放牧了。”

“據說此部落喜歡住在林子裡面,善於狩獵,冬天利用一塊木板在雪地裡滑行,十分迅捷,倒是有趣。”

兀良哈部落居住在朵顏山周圍,洪武二十二年設定朵顏、泰寧、福餘三衛,朱棣登基之後,以兀良哈部出力有功,便把大寧賜給兀良哈部,並且遷移百姓於關牆內。

不過兀良哈部一點也不老實,於阿魯臺勾連,開始變得不恭順起來,小動作不斷。自阿魯臺死後,又開始恢復朝貢,年初的時候,其首領阿者禿進京表示永世稱臣。

“大寧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