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們家要出大官啊 (第1/2頁)
藉著這短暫的機會,方信要把一件同樣非常重要的,甚至更為重要,但卻沒有精力專心去做的事情,在這裡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聽說過溫室大棚嗎?”
方信的問題讓兩人俱都一怔。
作為村長,方棟的見識總算多一些,連忙回答道:“我知道,聽說沿海那邊已經在推廣了,只不過咱們周圍還沒有人嘗試過。”
方貴疑惑的問道:“那玩意到底靠不靠譜啊?高科技咱也弄不懂啊?而且弄起來得花不少錢吧?咱莊戶人家的,一年的收成也就好歹餓不著,上哪去補那個饑荒啊?”
方信真想告訴他們,早在五十年代,京津地區就已經試驗成功了,獲得早熟多產的效果,1976年在太原完成最終定型並開始推廣,到2013年,全國大棚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
而現在2005年,他們對溫室大棚居然還是僅僅停留在如此模糊的階段。
應該說,不僅是自己的南河鄉方家村,放眼全國,到目前為止,除了沿海那些經濟發展比較迅速,思想比較超前的地區之外,仍然還是絕大部分地區都沒能推廣起來。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廣大農村農民的負擔過於沉重,生產力被嚴重束縛,就像方貴所表達的意思,生活都看不到什麼希望,哪有閒心去研究高科技?
大棚種植並不是新聞,兩人都早就有所耳聞了,
只不過,“高科技”、“反季節”、“調節溫度”等等專業術語聽起來讓人望而生畏,而且還要專門學習相關技術,
怎麼看怎麼都不像一個農民該乾的事。
而且附近也沒有帶頭示範的,誰也不知道押上家當賭上一年的收成,會給自己全家帶來怎樣的後果。
現在只有方信知道,就在2005年下半年,中央專門召開了會議,農民、農村、農業“三農”政策被正式提出來,並稱其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2006年1月,綿延數千年的農業稅被正式取消。
隨之而來的,是連續十幾年的全國農業迅猛發展。
但就算十幾年後,合陽仍然處於比較滯後的那一批,在國內的各種排名都處於底層位置。
搶在機遇的前面,搶佔先機,為合陽奪回失去的黃金十年!
就是現在方信要做的。
溫室大棚只是第一步,第一步走好了,全村只靠農業就能從溫飽奔向小康,下一步還可以再考慮機械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
至於拉投資辦工廠,一群農民能幹得好嗎?就算吃苦耐勞的發展起來,全村都撲進工廠了,那農業怎麼辦?工廠佔據了農田怎麼辦?從長遠來看,資本可以拍屁股走人,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其實根本不需要走那麼多彎路,農業、土地,自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
“你們相信我嗎?”
時間緊張,方信必須長話短說。
“當然相信。”
方棟、方貴毫不猶豫的點頭。
一個是村長,一個是親哥,就算不談方信的人品,他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再加上親情,不相信也得相信。
“那好,就從我家拿出三畝地做試驗,現在就準備竹竿和塑膠薄膜,還有水泥柱子,麥收以後就馬上開始建造四個不同規格的大棚,兩個地下兩個地上的。”
方信說的斬釘截鐵。
方貴試探的問道:“這是……市裡的決定?”
“笨!”
方棟沒好氣的掃他一眼:“就你一家一戶屁大的事,還值得市領導批准?”
方信沉聲說道:“但是,如果你們做的好,很快就會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並且以你們為榜樣向全市推廣,到時候,咱村的收入翻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