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6章 齊來獻捷:齊向魯獻捷?魯國在齊國北伐大勝中立了何功? (第1/2頁)

加入書籤

燕國,是周武王的庶長兄召公奭的封國,都城在燕地,即今天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東北。與姜子牙、周公旦一樣,召公奭受封燕國後,仍舊留在大周王朝都城鎬京輔佐天子,而派嫡長子公子克赴燕地管理燕國。

由於燕國處中原最北邊荒之地,可以說,大周王朝之初,東邊的齊國、南邊以隨國為首的漢陽諸姬、西邊的晉國、北邊的燕國這四方屏障中,各有各的苦楚。

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南邊以隨國為首的漢陽諸姬,本來是大周王朝力量最強的,但後來卻不斷受到迅速崛起的異姓大國楚國的威脅,最終被楚國逐個吞滅,到後來周天子不得不承認楚國為大周王朝的南方屏障,不再視楚國為南蠻,給予征伐特權。

西方的晉國長期與戎狄部落周旋,但是仍舊沒能有效保衛大周王朝,還居然讓西戎武裝攻破了王朝都城鎬京。更西一點的秦國,本就是被大周王朝流放去西陲之地的異姓諸侯,到後來也一點點強大起來,成為晉國最大的隱患之一。

東方的齊國所處之地則是東夷之地,大周王朝放了姜子牙、周公旦兩位大佬在山東,建立的齊國和魯國,那可是當時大周王朝力量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一開始靠著齊國和魯國,牢牢把守著東大門。卻不料,齊魯後來不和,給東夷部落可乘之機,導致大周王朝不得不經常調兵討伐東夷。

此時的大周王朝四大屏障東、西、南總體上是可控的,周天子已將秦、楚兩國納入倚重力量範圍,如秦國的政治地位還提高到了伯爵,獲得了征伐西戎的權力。楚國的要求過高,封王是不可能的,但也獲得了征伐南方蠻夷的權力。也就是說,大周王朝四方屏障中,已經變成了西方以秦、晉為主,東方以齊、魯為主,南方以楚國為主,北方仍舊以燕國為主。

北方的燕國,日子過得可謂是最難的。尤其是大周王朝經歷了一場鎬京之難後,遷都洛邑,春秋開啟,四方屏障中的東南西這三方涉及到的諸侯力量越來越強,唯北方屏障燕國,不但沒能發展起來,反而越來越衰落了。

鎬京之難後,中原列國諸侯對戎狄蠻夷的警惕和反擊是常態化的,而且東南西這三方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北方燕國卻不同。燕國自建國後貌似基本默默無聞,歷代燕侯甚至都未曾留史於史料,其主要原因就是國家弱爆了,沒能在大周王朝掀起過什麼驚世駭俗的大風大浪來。沒有什麼事蹟值得傳誦,當然只能默默無聞了。

北方屏障燕國的周邊環境是相當差的,因為其他三方隨著擔負屏障使命的諸侯實力越來越強大,此漲彼消,相對的其需要對付的戎狄蠻夷勢力則越來越弱小。而燕國由於自身實力較弱,所以需要對付的北狄武裝則越來越強大。

北狄的力量強大到何種地步呢?歷史進入春秋以後,入侵中原的北狄武裝,有許多是基本無視燕國,直接越過燕國殺入中原。還有,也就是燕國周圍一帶的北狄,從原來的部落形態,逐漸形成國家形態,其部落首領往往自己稱王稱侯。

如這一次入侵中原的山戎部落,其實就是當時幾個較強大的北狄國家,如孤竹國、令支國等。這樣的國家,放到晉國周邊,那基本是慢慢被晉國給滅了的,如後來的翟國等。但燕國,則是無能為力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雄才大略的齊桓公在全面分析了大周王朝四方屏障形勢後,決定經營一下北方屏障,即幫助燕國鞏固好這個屏障。只有四方戎狄蠻夷都解決了,中原諸侯才能夠真正聯合起來,建立起真正的列國諸侯新秩序。

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尊王攘夷!

公元前664年,齊桓公率領齊軍主力北上了。魯莊公感慨萬分,這一次與齊桓公在濟水會面,讓魯莊公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方伯,真正的諸侯之長,真正的春秋霸主。那就好好把齊侯交待的給貫徹行動到位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