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23章 魯墮三都9:為什麼原本同意墮都的仲孫何忌最終反悔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早在墮城令到達孟氏封邑成邑時,邑宰公斂處父皺著眉,將來自國君的命令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道:“陽是孟氏家臣,只奉宗主之命。雖然宗主同意墮城,但陽還是得當面向宗主求證一下。”

陽,是公斂處父的名。公斂處父,氏公斂,名陽,字處,人們對有德行有本事的人往往在其字後加一個“父”字以示尊敬。

公斂處父確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個有想法的人。

他不贊同墮城。

“守好成邑,陽去面見主公確定墮城之事。若主公堅持要墮城,那也要等其他各邑墮後再說。”公斂處父將成邑交給副手打理,自己匆匆趕回曲阜面見宗主仲孫何忌。

“主公,墮城一事,斷斷不可推行!”公斂處父直截了當對仲孫何忌道。

仲孫何忌內心其實也對墮城之策有些想不通,但如今季氏、叔氏都堅決支援孔子的墮城之策,自己也已經在卿級班子會議上表了支援墮城的態,魯國三桓理應要共進退,費邑、郈邑都恢復了城牆規制,難道自己孟氏的成邑頭上長角,敢不恢復規制?

仲孫何忌擺了擺手,嘆著氣對公斂處父道:“此事已成定論,大夫就不要多言了。還是趕快按照國君的命令將城牆拆低吧。”

公斂處父搖了搖頭,對仲孫何忌道:“主公,且聽臣一言再作定論。臣不答應墮城,理由有三。其一,無論是郈邑、費邑還是主公的成邑,此三邑城牆貌似是愈制了,但實則並未愈制!”

仲孫何忌一聽就納了悶:“貌似愈制實則未愈制?怎麼說?”

公斂處父鄭重道:“昔武王分封天下,周公制訂周禮,規定諸侯國唯都城為最,其餘城邑規模皆不可超過都城,並且定下了具體要求,這誠然是應堅持的禮制。

然費邑、郈邑、成邑並非魯國分封時所擁有的城邑,而是費國、郈國、成國三個諸侯國的都城,三國均被魯國所吞滅,並其都城為國之城邑。故三邑城牆規制本是都城規制,何來愈制一說?

如果因此而非認定三邑城牆愈制,那主公不妨想想,晉國、楚國、宋國、齊國等等列國數百年來所吞滅其他諸侯國家而得的城邑,豈不是全部愈制了?但哪個諸侯國君會認為他們所得的這些城邑在城牆規制上愈制了?主公,時代在變,我們的理念也要與時俱進啊。”

公斂處父這一番話,讓仲孫何忌眼睛一亮:是啊,這三邑並非是後來人為增高加厚城牆,原本就是都城,原本享受的就是都城待遇,誰說愈制了?

“時代變了,我們的理念要與時俱進。”名言,至理名言!

仲孫何忌一邊咀嚼著公斂處父的話,一邊微微點頭,看著公斂處父對自己滿懷期望的眼睛,仲孫何忌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對公斂處父施禮道:“請大夫繼續講吓去,何忌洗耳恭聽。”

公斂處父道:“其二,魯國最大的威脅是北方的齊國,而成邑乃魯之北境國門,擔負著守護國家保護百姓的重任。萬一齊軍入侵,成邑憑城高牆堅可堅守數月無憂,怎麼可以自行拆除城牆?

臣以為,為應對外敵入侵,但凡邊境重鎮,非但不能拆除城牆,必要時還要加固城牆,有些地方甚至還要新建城邑!

楚國為何強大?中原諸侯為何多次組織聯軍卻無法攻入楚國?那還不是因為楚國強化了方城要塞?臣聽說,楚國在南陽一帶,不但加強築城,還實施城城相連工程,沿山而修長城哩。”

“其三呢?”仲孫何忌盯著公斂處父,此時的他已經決定接受公斂處父的意見了。

確實,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搞出自墮城牆這樣的蠢事來,自己雖然曾拜孔夫子為老師,而且孔夫子也確實有才能治理國家,但墮城之策,總歸令人匪夷所思。

公斂處父提高了聲音,對仲孫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