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不好乾吶:擔任正卿的季孫行父,面臨著哪些困難 (第1/2頁)
公元前601年,魯國前執政上卿公子遂去世,季孫行父順利當上了魯國的執政上卿。這個時候魯國政壇主要力量,我們再排一排。
國君魯宣公,執政上卿為季氏家族宗主季孫行父,其餘的幾位卿大夫分別為臧氏家族宗主臧孫許、孟氏家族宗主仲孫蔑、叔氏家族宗主叔孫僑如、東門氏家族宗主公孫歸父。
在接下來的魯國春秋舞臺上,這些是主角,當然還會有個把配角出現,這裡我們先不講了。對於魯國的政壇形勢,我們必須清楚,此時的魯國並非是魯國三桓勢力與魯國公室的矛盾問題。
此時的魯國,包括季氏家族在內的三大家族,都是忠君愛國派,並非後世普遍認為的形成了三桓抱團架空魯國公室的態勢。
也就是說,大家都忠於國君,所謂的權力鬥爭,是季氏、叔氏、孟氏、臧氏、東門氏這五大家族之間的鬥爭。國君只是在一邊看著,有時會被利用一把,但誰也不敢對公室發起實質性的進攻。
那這個時候的權力鬥爭是怎麼的一個格局呢?當然是以季孫行父為首的季氏家族、叔氏家族、孟氏家族,努力團結臧氏家族,趁著公子遂病逝之際,對以公孫歸父為宗主的東門氏家族進行報復性壓制。
但令季孫行父失望的是,國君魯宣公卻竭盡心機扶持公孫歸父!看來,魯宣公對公子遂的感激,愛屋及烏般地轉嫁到了公孫歸父身上!
這種扶持,表現出來就是給予公孫歸父立功的機會,而且是不斷立功。
魯宣公把幾次重大外交活動甚至軍事行動都交給了公孫歸父,幾乎所有的卿大夫都心照不宣地看懂了:看來,國君是讓公孫歸父足夠的功勞,從而儘早取代季孫行父,成為魯國執政上卿。
我們來看看魯國接下來幾年內的幾次重大對外關係活動。
公元前599年4月,齊國先君齊惠公去世,魯宣公於5月赴齊國弔唁。
公元前599年6月,齊國先君齊惠公下葬,代表魯國前去送葬的,是公孫歸父。
公元前599年秋,公孫歸父率魯軍討伐邾國,攻佔了繹邑。
公元前599年秋,齊國新君齊頃公即位,季孫行父代表魯國赴齊國朝賀。
公元前599年冬,公孫歸父赴齊國,向齊頃公解釋魯國討伐邾國之事。
公元前598年夏,公孫歸父率魯軍,聯合齊軍討伐莒國。
公元前595年夏,公孫歸父奉命赴齊,在齊國的轂地朝見齊頃公。
公元前594年春,公孫歸父奉命赴宋國,在宋國朝見楚國國君楚莊王。
也就是說,自公元前599年4月,到公元前594年春,有史料記載的魯國主動對外活動共八次,有六次是公孫歸父代表魯國實施的!堂堂執政上卿季孫行父僅僅參與了一次!
當然,這些的魯國對外關係,我們會具體講其中的因果邏輯,這裡只想說明的是,公子歸父雖然是新晉魯國卿大夫行列,但受到的重用是任何一位卿大夫都沒法比擬的,包括執政上卿季孫行父!
你季孫行父不是魯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賢臣嗎?執政魯國不是取得了豐功偉績嗎?為中國歷史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嗎?按這個態勢下去,那不可能有所作為!
季孫行父當然很著急,但他不能亂,他也不會亂。經歷了多年的隱忍,甚至是忍辱負重,他知道自己執政的方法和思路,不可能如同公子遂一樣。
公子遂的執政環境太輕鬆了,因為有國君罩著他。而自己的執政環境太差了,明顯國君就是在提拔重用公孫歸父,自己極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被公孫歸父代替!
既然你國君不公,那就從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吧,不依靠你國君,咱要依靠的是人民群眾。後世的魯國亞聖孟子先生說過,民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