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78章 鄢陵之戰1:晉楚兩強大戰,魯國為什麼選擇站隊晉國一方 (第1/2頁)

加入書籤

讓魯國歎服的是,晉國的對楚一戰,絕對不是愣頭青一樣的直接出兵跟楚國幹。晉國需要作進一步的準備,這個準備就是公開將吳國拉進自己的圈子。

公元前576年周曆11月,晉國組織了中原列國諸侯會議,與吳國一起商議如何對楚國來一場外科手術式的打擊。魯成公這次不用辛勞了,代表魯國參會的,是叔孫僑如。

因為這次會議,並非是國際盟會,而只是一個初步磋商。但就這樣一個初步磋商,讓楚國高度緊張起來。

讓楚國高度緊張的除了吳國終於加入了晉國同盟圈,關鍵是這次會議的地點,居然選擇到了鍾離。鍾離,原本一個淮水流域的贏姓小國,相傳是伯益後人所建。隨著楚國崛起,鍾離歸附楚國,是楚國的附庸國。

鍾離地處徐國與吳國之間,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因為後來,這裡出了一位叫朱元璋的大明開國皇帝。正是這位姓朱的皇帝,將鍾離改名為鳳陽。

這個就不多扯了,反正對楚國來說,一幫傢伙聚在一起商量著對付自己,居然把會議地點放到了自己家裡!

楚國掂了掂自己的斤量,突然發現自從傳統盟友秦國被打殘後,自己基本沒了盟友。而且那個春秋新貴吳國的實力越來越可怕,如果這個時候楚國再繼續對中原用兵,那可能會遭到重大打擊。

難道就任由不利於己的態勢繼續發展下去?當然不可以。那除了發動戰爭,還有什麼辦法?

辦法是有的,那便是拉攏中原諸侯。

中原諸侯中,除晉國外,戰鬥力最強的,無疑是鄭國和齊國。但齊國不好控制,一方面離楚國遠,另一方面齊國本身也想著稱霸江湖。

那就是鄭國了。楚國行動了,但楚國這一次沒有動用武力,而是破天荒採取了懷柔政策:一是借許國向楚國救助之際,幫助許國遷國至楚國內地,徹底解決鄭國與許國的歷史遺留問題,這就變相承認鄭國佔有許國的許田為合法行為;二是以屬於楚國的汝陰之地,換鄭國對楚國的歸順。

汝陰之地,即汝水以北的土地。鄭國得此好處,立即表示背叛晉國,全面歸順楚國。

楚國大喜,立即命令鄭國全面進攻宋國。在楚國看來,正是這個宋國,忽悠了楚國,誘使楚國與晉國達成弭兵會盟,結果讓楚國利益得到了極大的損害,讓晉國獲得了巨大利益。

鄭國與宋國本就是世仇,此時得到楚國大力支援,立即發兵進攻宋國。宋國哪曾想到,鄭國居然也背棄了弭兵會盟盟約,悍然向自己開炮?

公元前575年夏,鄭國大舉進攻宋國,宋國慘敗大敗。史料記載,全軍覆沒,統帥被俘。

曾經在弭兵會盟盟約上籤過字的衛國見鄭國居然背棄盟約,勃然大怒,立即發兵討伐鄭國,並向晉國請求狠狠教訓鄭國。

晉國見弭兵會盟盟約已經完全成了一張空紙,再加上已經作足了準備。此時更有鄭國挑頭鬧事,立即出動主力部隊,浩浩蕩蕩向鄭國開進。

楚國見晉軍出動,哪還坐得住?楚共王親率三軍立即北上。

公元前575年6月,晉、楚兩軍在鄭國的鄢陵相遇。

鄢陵,今河南省鄢陵縣,當時在鄭國境內。這是晉楚主力部隊的第三次正面交鋒,第一次,城濮大戰,晉勝楚敗。第二次,邲地之戰,楚勝晉敗。這是第三次,三局定勝負,誰勝誰就是老大。

魯成公看得心驚肉跳,他知道魯國必須考慮一個站隊問題。魯成公主持召開了重特大事件醞釀會議,會上,仲孫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晉軍必勝,楚軍必敗,魯國必須全力支援晉國。

仲孫蔑的理由有三個:

一是此時的晉國是在得到了除鄭國、陳國、蔡國、許國以外的幾乎全部中原諸侯的支援,相比之下,楚國的盟友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