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節 (第3/5頁)
的重臣去管理遵化鐵廠,使鐵石的鐵料年產量在兩年時間裡增加到四百萬斤。
佔得燕京之後,天命帝更是首先將燕京城裡的數萬匠工列入軍戶保護起來,在軍中也大規模的製造、使用床弩、拋石弩等戰械,甚至還使工匠仿造淮東的戰船、蠍子弩及那種在梢炮尾端系重物發射的重型投石弩……
只可惜淮東的重弩戰械得益於其整體工造水平,非別人能簡單模仿。
配重式投石弩,說起來簡單,就在梢杆的尾端提起重逾數千斤甚至數萬斤重的重物,然而猛然墜下,利用槓桿原理將梢頭重逾百斤的大石彈打出去,其他跟普通的投石弩沒有太大的區別——關鍵就是梢尾重物的打造。
淮東軍直接造大鐵球,四五千斤重的半球狀鐵球,到戰場合併為二,重逾八千斤到一萬兩千左右,就組成重型投石弩的梢尾重物。
且不說當世鐵與銅同價,八千斤重的鐵料價值驚人,一場攻城戰排開五十架重型投石弩,僅梢尾重物就要用去四五十萬斤的鐵料,又是哪家勢力能輕易玩轉的?
另外每隻重逾四五千斤的半球狀鐵球如何方便快捷的運入戰場,也是叫人心疼的問題……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也就使別人即使能仿造淮東的重型投石弩,也沒有辦法大規模的使用!
北燕軍中倒是配有一些床弩,但是一切都要優先保障攻打荊州的兵馬,襄陽作為後方,作為糧道樞紐,守軍怎麼可能存有多少重弩戰械?
手頭甚至連一架床弩都沒有,又給壓制在不易展開的狹窄地帶,又拿什麼與跟同樣英勇但在防陣裡放置十數重弩的淮東軍拼消耗?再打下來,只會叫淮東軍將襄陽守兵的精銳白白的磨耗掉。
阿濟格想透這些,即與佟瑞麟、沈浩波返回戰船。阿濟格也不放棄橋頭及鐵樁碼頭,但減少兵力,避免兵力過於密集而給淮東軍的戰械大面積殺傷,以確保橋頭及鐵樁碼頭不失為主,而不再妄想這兩處狹窄區域開啟出,然而利用水軍控制漢水的優勢,到下游方向找開闊的登陸點,打算先在樊城外圍站在陣腳等匯合各路援兵之後再打樊城。
阿濟格、沈浩波以及佟瑞麟根本就沒有想到淮東潛伏進荊襄腹地的兵馬遠遠不及眼前這股,更沒有想到儘早在襄陽西面建立新的渡河通道,與北岸的白陽關、丹江口連線起來,而是一心想奪回樊城。
敵將緩下攻勢,恰是黃祖禹、周斌所願,抓緊時間將裝載各種物資的輜車拉入城裡,抓緊時間修築橋渡區的東西防壘,在防壘外側挖長壕加強防守,挑選一些可靠的民夫青壯直接發放兵甲,編入軍中,以補守禦樊城兵力的不足。
哪怕孫壯所率援軍給擋在半路上沒能及時過來,黃祖禹、周斌也有決心率五千將卒、五千民夫守到淮東軍主力打到樊城城下的一刻……
********************
十八日,黃祖禹、周斌率五千精銳扮作柴山押糧兵馬襲得樊城。
襄陽守將阿濟格反攻樊城不利,率水步軍退到樊城東三十里的白河口登岸挖長塹,以待援軍趕來。與此同時,襄陽信騎趁夜往各地馳出報信示敬:南往荊門,北往南陽、西往武關、東往棗陽、隨州馳騁,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將樊城遇襲的訊息傳往荊襄各地。
考慮到偷襲樊城的兵馬從東面而來,在樊城以東地區可能會留斥候探馬進行嚴密的封鎖,阿濟格派往棗陽、隨州報信的信騎則是從漢水南岸鍾宜繞道。
十九日清晨,襄陽出來的四名信騎攜八匹快馬從鍾宜北乘舟渡過漢水,計劃到黑石溝之後才分道往棗陽、隨州而去。
黑石溝名為溝,實為山,亂石成灘,草木不生,四名信騎到黑石溝前的疏林前歇腳打尖,胡亂的吃些乾糧,打算歇片刻就繼續趕路。
探馬斥候以及傳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