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70章 四城八鎮 (第2/2頁)

加入書籤

雲集,天下的財富不知道有多少匯聚於此。”

梁峰在趙明亮的帶領下,從天字碼頭下船,北行前往廣州城的鎮南門,也就是後世的正南門。

城門外兩側都是正在建築的商鋪和房宅:“這就是你說的外城雁翅城?”梁峰看向趙明亮。

趙明亮一臉驕傲:“是的,估計明年差不多就能建好,都是欽州那邊逃來的難民,想以後留在廣州長期生活的,我就把城擴建了一塊。”

梁峰邊走邊說:“回頭我讓總部派人過來,把廣州城所有主街都鋪上水泥路,以後好方便通行,你們這水網太密集了,下雨陰天可怎麼弄。”

趙明亮有些興奮:“就是國公爺在北邊修的那種直道嗎?”

梁峰點點頭:“廣州有“六脈渠”的城市水利系統,水網發達,不種水稻白瞎這麼好的地方了。”

梁峰隨意的說了一句:“聽說廣州有十八門之說?”

趙明亮跟著梁峰邊走邊介紹:“確實有!我們走的是正門,這條路也是廣州中軸線。”

梁峰透過鎮南門進入了子城。

趙明亮指著城內的一些建築:“子城內形成了以官員居民為主體的政治文化區;

以南的部分割槽域,內有大量的官署機構。

都府以北劃為官城,它以前是嶺南節度使的主要住宅區,不過現在轉運使在肇慶,不在這裡。

海山樓建於嘉佑中,旁有市舶亭,海山樓是市舶發展的產物。

海山樓地處廣州子城正南鎮安門外,在空間序列上居於子城軸線南端的位置,和節度使府衙南北對應,表示朝廷對市舶司的重視和控制力。

東城是子城官民的遷居地,主要是為了分散子城密集的空間環境而形成的居住區。

雖然東城內還設有番禺縣衙、鹽倉、甲仗庫等官署機構,但住宅的成分更多,城東逐漸發展成為官員住宅區,主要分佈在子城行春門附近。

西城形成了商業、宗教文化區,由於海貿的發展,也為了解決外國商人事務,設“番人首領”管理蕃坊區。

在蕃坊區內,外國商人的商業活動受到規範,也就是說,外國商人的貿易活動是在有序的管理完成的。

這也進一步促進了廣州蕃坊區的繁榮發展。

蕃坊的形成開始只是一個聚集點,同時也是一個貿易市場,後來形成了規模。

往來的商人不僅輸入了外國商品,也帶來的其宗教文化,他們在廣州城西聚集發展,形成商業、宗教文化區。

各式風格建築聚於一城,代表伊斯蘭教風格的懷聖寺光塔與代表漢傳佛教風格的六榕寺花塔即為典型。

城西還有光孝寺、元妙觀等宗教設施,它們作為宗教場所滿足了廣州居民的精神需求。”

梁峰不由得拍了拍手:“多好的一座城市啊,以後也要發展成一個商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