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3節 (第2/4頁)

加入書籤

不知不覺,到了送春文會的日子。

崇文院的學子們上完一天的課,飢腸轆轆趕往文會現場。

方運最後收走放在《孫子兵法》課堂的虛樓珠,沒等離開就被兵家的學子們叫住,一起結伴前往萇弘院。

方運之所以要參與這個文會,也是看出來聖院很看重送春文會,在萇弘院舉辦就足以說明一切。

人族各書院、文院、學宮或書院有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給內部的一些重要的院落或大殿起名,都會跟孔聖聯絡上。

以孔城的孔府學宮為例,除了聖廟,最重要的地方是洙水院和泗水院,因為孔聖曾經在洙水和泗水之間講學,洙泗甚至能指代整個儒家讀書人。

這萇弘院的“萇弘”,乃是春秋時的名臣,傳說含冤而死,死後三年,其血化碧,人族的“碧血丹心”之名就源自他。

此人精通音律,孔子未封聖前曾向他求教古樂,留下“訪弘問樂”的佳話。甚至連六經之一的《樂經》中的一些思想都來源於他,也算是孔聖的眾多老師之一。

第1397章 東海參戰!

萇弘院僅次於洙水院或泗水院,所以每年送春文會都是聖院學子必然參與的文會。

一路上,一些同窗很好奇地對方運問東問西,畢竟方運太忙,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除了方運的好友,絕大多數人都很難跟方運說上話。

方運也不擺架子,有什麼說什麼,但不能說的一個字也不說。

兵家人與方運不僅沒有矛盾,反而許多理念相合,方運的戰詩詞對兵家人作用最大,尤其在兵法“以逸待勞”問世後,方運儼然成為新一代的兵法天才。

以逸待勞已經成為戰殿建議的必修兵法之一,哪怕是那些成名多年的兵家大儒,也都第一時間學習。

一行人順利抵達萇弘院。

萇弘院坐落於崇文院的東南角,正門兩側站立著許多文界士兵。

崇文院位於孔聖文界內,這裡計程車兵、侍女和一些負責文院日常執行的讀書人都是文界人,偶爾有文界的大學士甚至大儒來教學。方運一開始還有些好奇,但時間久了發現和聖元大陸的人族並無不同。

方運掃了一眼這些士兵,下了飛舟,緩步前行,心中還在思索文界人。

因為前些天有訊息稱,妖界已經對兩界山發起猛攻,戰事吃緊,各國的精兵開始加強訓練,為進入兩界山做準備。

孔聖文界的文界人也在厲兵秣馬,據說立夏後,將會有第一批文界人抵達兩界山,參與大戰。

文界乃是封聖後形成的強大力量,裡面可以孕育真正的生命,但文界人一直無法離開文界,如何讓文界人與聖元大陸人一般在各界來去自如,成為人族一直以來難以攻克的難關。

因為人族有數十文界,若能讓文界人參戰,兵力暴增十倍,足可以抵擋妖界的攻勢。

只不過,這個難關一直沒有攻破,哪怕是最強的孔聖文界,裡面的文界人也只是因為文曲星迫近聖元大陸才可以出來,但無法遠離文界出口,而且不能長時間停留在外。

不過,哪怕只能在外界出口附近逗留幾日,也足以成為兩界山一股強大的力量。

方運這些天不斷修習,不過也沒有放棄閱讀《文報》《聖道》和聖院及景國只給讀書人發的邸報,極為關注兩界山和草蠻。

因為血芒界的入口被安放在寧安城,蠻族加緊了攻勢,不過,自願支援那裡的讀書人眾多,再加上聖院暗中相助,景國暫時無憂。

“第一批東海水族應該快到了吧。”方運心裡想著,望向北方。

景國的西北、正北和東北三個方向各有一條防線,俗稱三邊。

平時的三邊還有牧民,但從去年開始,三邊牧民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