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節 (第3/3頁)
寫的,畢竟有一些讀書人沒事就喜歡亂回覆別人的文章,但是很快有人明白那位老舉人的意圖。
“喂,上面那位,刑殿請你喝茶。”
“為上面那位點蠟,默哀。”
“似乎有人看不懂?在下畫蛇添足說一句,此句乃荀聖所言,荀聖善評聖。”
這下所有人都看出來,為賢者諱,所以那人說荀子善於“評論眾聖”,實則是“批聖”,但大家一聯絡完整之言,恍然大悟。
《荀子》中的原文是: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
這句話的語意並不深奧:天地即便廣袤無邊,若不能至誠,也無法養育萬物。聖人無所不知,若做不到真誠無妄,則不能教化萬民。父子血脈相連,若不能坦誠以待則會相互疏遠。君王尊崇高貴,若不能以誠待人,則會變得地位卑下。
那老舉人若是說完這一整段,自然是在稱讚方運在以誠待人,能夠管理好一方百姓,但他故意隱去後面的話,那就不僅僅在稱讚方運,還在暗中指責慶國半聖不誠,竟然任由慶國壓榨象州,竟然任由慶國人去鼓動欺騙民眾上街反對。
隨後,眾多讀書人在這篇文章下面上演人族前所未有的“作死大賽”。
揭開序幕的是那位老舉人,很快有人仿效。
“齊明而竭。”
《荀子》中原話是“齊明而不竭,聖人也”,意為半聖能永遠保持思維敏捷、智慧過人,現在去掉不,就是暗指某位半聖並非是半聖。
“以人度己。”
而《荀子》的原話是“聖人者,以己度者也”,意為半聖是可以憑藉自身的能力推演事物的人,論榜之人反說,自然是說有的半聖做不到這一點。
到後來,這篇文章下面已經完全失控,董文叢不得不鎖定這篇文章,不讓人回覆。
董文叢默默收起官印,望著車廂外。
“虛聖移駕工坊邊,不知豐州的那位是否會結廬長江畔……”
董文叢心裡想著,笑著搖頭。
宗聖居於豐州。
當天傍晚,象州官員得到一個訊息。
就在今日,方運親自調動人員展開追查,緝捕了一批去造紙工坊上街鬧事的人。
此事一出,掀起軒然大波。
大多數人沉默,但有一小部分人開始在論榜抨擊方運欺詐百姓,先勸走他們,然後再暗中下黑手抓人,非君子所為。
幾個象州的官員竟然跑到論榜上發表宣告,表示反對這種不仁不義的總督,要求慶國內閣和太后給象州人民一個交代。
很快,小道訊息流傳到巴陵各地,那些參與上街的人又憤怒又恐慌。
大凹村有兩百餘戶,是長江邊的漁村,這裡的人大都以打漁為生。在得知當年禍害了一代人的造紙工坊又出現在巴陵城後,村裡上百人甚至不去打漁,前往巴陵城外反對工坊建立。
現在,全村人聚集在村南,許多人要向外走,劉三子等人卻攔住村民。
“劉三子,你還是不是人?自家鄉親被方運那個狗官抓走,你卻不讓我們去喊冤?”
“劉三子,你是不是收了狗官方運的錢了?當時我就懷疑,你平時那麼衝動魯莽,跟炮仗似的點火就炸,怎麼方運連話都不說,你就讓我們離開造紙工坊回家!”
“操你媽的劉三子,你今天要是不把話說明白,老子用捅死你!”一個漁夫手持魚叉,虎視眈眈盯著劉三子。
劉三子年過三十,身體強壯,面板黝黑,嘴臉有道兩寸長的傷疤,滿面無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