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1章 宿命的對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如果想要將整個朝廷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那麼在朝廷中佔據重要職位的大臣們就必須與他保持一心,並且要對他絕對忠誠。

大朝會不僅是皇帝傾聽眾人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意見的場合,也是皇帝觀察大臣們是否有能力、是否能勝任其職以及是否忠心耿耿的重要地方。

如果朝廷中的重要職位都被那些沒有能力或者不夠忠誠的人所佔據,那麼這個國家將會陷入混亂之中。

因此,作為一名英明的皇帝,需要時刻關注著這些重要職位的人選,並確保他們能夠真正為國家的繁榮穩定做出貢獻。

漢武帝劉徹想要徹底解決來自北方草原匈奴人的威脅,就需要得到朝廷中那些佔據重要職位的大臣們的支援。

例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朝廷重臣,都必須與皇帝的思想保持一致。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和執行力度,從而更好地應對匈奴人的威脅。

然而,就在剛才,丞相薛澤提出的建議顯然與皇帝劉徹的意願背道而馳。這讓皇帝感到非常不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更換他的想法。

畢竟,作為一個國家的丞相,應該始終站在皇帝一邊,積極推動國家的發展和繁榮。

如果丞相不能與皇帝保持一致,那麼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態將會變得不穩定,甚至可能引發內亂。

如今,朝廷掌管軍事的太尉一職懸空,而長平侯衛青則成為了軍方在朝廷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意見往往代表了軍方的一部分聲音。

從剛才長平侯衛青的提議來看,他與皇帝劉徹的想法相符,這自然令皇帝劉徹感到十分滿意。

因為在這種關鍵時刻,皇帝需要的不僅僅是忠誠的臣子,更需要那些能夠理解他意圖並全力支援他的人。

軍隊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暴力機構,其作用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還是皇帝穩固統治地位的重要保障。

因此,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掌握軍隊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如果軍隊中的將軍權力過大、無人制衡,那麼皇帝對軍隊的掌控將會受到威脅。

這時候,就需要皇帝採取措施來平衡各方勢力,以確保自己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在這個背景下,漢武帝劉徹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他深知軍隊的重要性,但也清楚地知道,如果任由長平侯衛青在軍隊中一家獨大,那麼他將難以有效地掌握這支強大的力量。

於是,他開始尋找一種方式來制衡衛青的勢力,並確保自己能夠牢牢把握軍隊的控制權。

經過深思熟慮,劉徹決定在軍方中樹立一個與衛青相媲美的人物。

這個人選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和威望,同時還要與衛青存在一定的矛盾或競爭關係。

最終,劉徹選中了陳蟜,因為他與衛氏家族向來不和,而且在軍方中素有威名。

陳蟜的出現給了劉徹一個機會,讓他可以利用兩人之間的矛盾來削弱衛青的影響力。

透過支援陳蟜並給予他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劉徹試圖在軍方中製造一種平衡局面,使得衛青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獨斷專行。

這種策略既能保證劉徹對軍隊的掌控力,又能避免因過於強硬手段導致的內部衝突。

當然,這種平衡策略並非一帆風順。衛青作為一名優秀的將領,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力。他可能會採取一些反制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地位,甚至與陳蟜產生直接的衝突。

此外,陳蟜本人是否願意成為劉徹的棋子,以及他是否有能力與衛青抗衡,都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還待皇帝透過一系列的考驗和觀察。

然而,無論如何,劉徹選擇在軍方中樹立競爭對手來制衡衛青的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