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節 (第3/4頁)
。
方案擬定好後,方運命人抄寫多分,分發給太后、右相閣、輔相閣、文相閣以及以六部為首的京城機構,隨後抄送給所有的內閣參議,請所有受到革新方案的人給出意見和建議,這會列入吏部考評。
在人族歷史上,各代還從未出現過如此公開公平的方式,這讓所有官員對方運的觀感大大提升。
因為在官員們的預料中,即便各方已經允許方運革新,但無論方運拿出何等方案,必然會在朝會之上引發唇槍舌戰、腥風血雨,不經過激烈的朝爭,不可能真正實行。
方運卻避免了這種可能性,以最尊重各方的方式公開徵求意見和建議,收到反饋後,左相閣必然會在各方建議的基礎上做出改變,之後才會拿到朝會之上討論。
到了那時,除了少數地方可能因引發爭議,大多數內容都已經獲得各方的預設,透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一旦執行起來,效率必然高得可怕。
甚至可以說,各方的根本利益只要沒被觸動,他們不在乎方運怎麼革新,他們更需要面子和臺階,現在,方運給了他們面子,也給了他們臺階,只要相互妥協,吏部的革新便不會有任何阻礙。
畢竟,方運乃是左相,對吏部理當有絕對的控制權。
一開始方運提出內閣集中制,將權力陸續分散給內閣、內閣參議與內閣行走,許多官員是不信的,因為歷朝歷代就沒有真正出現過這種事。
但現在,許多官員看到了曙光。
現在方運是利用草案徵詢各方意見,那麼下一步,便可能由各方投票表決。
御書房中,太后與景君並作,面前的桌案上放著方運的吏部考評革新試行草案,對面坐著禮部尚書盛博源。
“盛愛卿,你如何看待這……嗯,就用方運的方式稱呼吧,你如何看待這份草案。”
盛博源輕嘆一聲,道:“微臣不敢隱瞞,方運之才,萬世不出。臣下反覆閱讀這份草案十數遍,不得不承認方運果然是治世良臣。不說其它,只此追責一制,便如同一隻大手鉗住官員的喉嚨。而且他竟然完全放棄吏部追責之權,交給監察院主導,吏部僅僅負責考評降等、降職、調職與裁定不得升遷的年限。不出意外,監察院將會逐漸倒向方運。”
“方運加強監察院職權,是否想借機掌控監察院,獲得監察百官之權,更甚於柳山?”太后問。
盛博源猶豫片刻,道:“此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如您所說,方運在為掌權鋪路。而另一種可能,便是方運純粹只是進行革新,因為,從某方面來看,對官員進行追責,是一件好事。而且,此處革新古已有之,只是將其公開化和制度化,本質上沒有大變。”
太后冷哼一聲,盛博源沉默不語。
兩人心知肚明,這追責制度,本身在搶奪君權。
在沒有這項制度之前,國君若是不高興,只要隨便找個藉口,就能把出錯的官員貶職,甚至可一貶再貶。若是高興,可以隨便找個藉口,讓官員起復,很快官復原職。
第2440章 革新進行時
若是這項制度透過,形成明文規定,國君若是再敢肆意妄為,必然會遭遇官員對抗。
盛博源只說這追責制能限制官員,卻隻字不提其實也在保護官員。
太后心裡清楚這追責制其實非常好,若自己是官員不是太后,絕對支援,但為了國君的權力,她卻不甘心同意這份草案。
半晌,太后輕嘆一聲,道:“他小小年紀,哪兒來的如此才能,其中一些,僅僅有才能還不行,必須有豐富的經驗。”
盛博源道:“葬聖谷中有大神異,人族可以上書山進行磨礪,那各族必然有磨礪之法,或許方運獲得通天的大運,經歷我們都未曾經歷的事。所以,他學貫萬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