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返回華夏,工作彙報 (第1/2頁)
陳平帶著小紅小翠來到系統送給他放置的第一座城鎮中心,這裡依然保留著原樣,幾人在這裡重溫了一下過往。
陳平覺得應該給小紅小翠取一個正式的名字,給予她們正式身份,免得被其他人看輕,經過一番思考,並徵求兩人意見後,小紅取名藍紅玉,小翠取名雲翠瑤。
藍紅玉冊被封為毅妃。
雲翠瑤冊被封為悅妃。
在城鎮中心轉了一圈,他們就返回了鎮海城,乘坐鋼鐵戰艦南下。
陳平突然想起一件事,透過系統地圖下令東瀛省省長,在後世靖國神廁的地方建造一間超級豪華的公共廁所,派專人駐守。
附近的華夏百姓不但能免費使用,還可以獲得駐守之人頒發的榮譽勳章,榮譽勳章可以免費乘坐東瀛省公共交通一個月。
東瀛省省長雖然想不通陳平為何要做這種事情,還是一絲不苟的按照他的要求將這間廁所給建造起來,取名為鎮寇神廁。
不少百姓慕名來到鎮寇神廁,體驗一下在這裡方便和別的地方有啥不同,何況還能得到榮譽勳章,免費乘坐公共交通。
………………
炎武十七年四月上旬,陳平等人乘坐鋼鐵戰艦在松江靠岸,乘坐火車返回了金陵城,這一次由於陳平叮囑,肖可並沒有大張旗鼓的迎接。
肖可和東都政務部的朱亮溝通了一番,將商洲大陸和華夏本土兩地的政務資料統計在一起,來到金陵皇宮,向陳平彙報政務部這幾年的工作成效。
農業方面,糧食產量繼續增長,增長速度相對過去有所減緩,目前帝國人均擁有糧食超過2800斤,這主要是由於人力不足造成的。
雖然百姓們都分到了田地,但是一個人能耕種的田地是有極限的,超過這個極限就是分給他再多土地,也種不過來。
好在東都科研司研製了大量農用機械,等這些農用機械在全國範圍普及,提高了生產力,糧食產量還能大幅提高。
由於帝國的擴張,獲得了大量優質牧場,畜牧業和養殖業也發展起來,豬牛羊禽等肉類產量大增,目前一年內帝國人均消費肉類102斤左右。
這個數值看起來不多,對比明朝已經提高許多,明朝時期百姓人均消費肉類不到十斤,更有許多人一年到頭吃不了幾兩肉。
根據後世華夏2022年的資料統計,華夏百姓一年人均消費肉類也不到70斤,這代表帝國百姓在肉類消費上已經超過後世。
對比後世醜國人均消費200多斤肉類相差還是很大,這是由於華夏的國情和飲食結構造成的不同。
帝國建立不過二十年時間,前期以糧食種植為根本,保證老百姓吃飽肚子為第一要務,沒有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
農用機械沒有普及前,種田主要依靠耕牛,這就導致老百姓捨不得殺牛吃肉,只能自己養殖一些雞鴨等禽類。
這種家庭式養殖效率低下,百姓又缺乏養殖技術,一場疫病就可能讓所有雞鴨全部病死,還是農業司在各地鄉鎮建立獸醫站,指導百姓養殖才漸漸扭轉這種局面。
華夏人的主食以麥穀類糧食為主,肉類一般只是做菜食用,除了北方遊牧民族,很少有人把肉當飯吃。
近些年農業司開始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養殖技術不斷提高,肉類產量逐年上升,這才有了現在的成果。
陳平對農業發展的成果還是滿意的,至於肉類可以透過擴大養殖規模,提高技術,改良品種來繼續提高產量。
畢竟現在對比後世相差了幾百年,養殖技術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工業方面,鋼鐵產量已經達到四千多萬噸,陳平原以為有個兩千多萬噸就不錯了,仔細詢問肖可,才知道工業司又有了新的轉爐鍊鋼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