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重建制度 (第2/2頁)
中央機構之中,設定皇城司指揮使為其最高的長官,又設定兩名副指揮使,與御史臺一樣,兩名皇城司副指揮使一名負責國內的工作,另一名則負責國外的工作。
皇城司不僅需要代替皇帝作為耳目,探查百官和諸侯,還需要擔任刺探情報,反間諜等等任務。
這五個中央機構,每個機構的長官,將會被選入內閣,成為內閣朝臣,他們需要每日將自己的工作上報到內閣然後經過各位朝臣進行處理。
同時,周誦還安排了各個機構的派出機構,採用行省制,按照後世的格局將原來的州進行劃分,使各省之間犬牙呲互,每個省份的戰略要地都不在自己的省中,防止有反叛勢力居險地而守。
同時每兩到三省之間又會設定總督,負責本地的軍事,與各省長官互不統屬。
每省還會設定一名御史,負責本省的監察工作。
這樣在地方上形成了布政使司負責行政、總督負責軍事、御史負責監察的局面。
為了防止地方割據,周誦又拿出了雍正時設立的奏摺制度,允許各地的大小官員直達天聽,周誦可以從各級官員的奏摺中瞭解地方的情況,防止狼子野心之輩的串聯。
周誦在官員選拔上仍舊以科舉制為主,除了傳統的儒家經典外,又對農、墨、兵、法等各家流派進行的編纂,指定為教科書。
又命令禮部在全國各地興建學校,採用後世的教育制度,構建起教育體系。
至於國內最為頂尖的學校,則被命名為太學和國子監。
原本週國只收取農業稅,如今將商業稅也加入了納稅範圍,同時允許各地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鼓勵對外貿易,廢除了國內原本各州之間的關稅,允許百姓流動。
但是也需要各地百姓在聚集時,要上報當地官府,否則由官府強行解散集會。
普通百姓也不允許擁有甲冑和弩箭等。
擁有奴僕和田地的也要納稅,按照田地的畝數納稅,取消了士大夫的特權,提倡官紳一體納糧。
將原本各地的礦場納入朝廷的控制,實行鹽鐵茶官營,其餘繅絲等產業,准許各自經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