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偷聽了一個寂寞 (第2/3頁)
蕭良。
他是孫楚辭的研究生,在孫楚辭、蔡春兩人面前,也不覺得有什麼好怯場的。
他的電化學理論基礎也確實夠強,實際工作經驗更是豐富。
當即他就目前蓄電池廠所執行的生產流程以及涉及的一些具體技術,結合他今天簡略的一些思考,斷斷續續談了一個多小時。
在場可能就剛工作還沒有滿兩年,此時還才是工學院化工系助教,缺乏實際生產經驗的沈奕,水平要略缺一些。
“看孫教授、蔡教授的反應,張叔毅的得分不低啊,”蕭良笑著說道,“在我這裡也算合格了。”
蓄電池廠的機械化程度還算不錯,生產的是第二代富液式免維護蓄電池,主要採用鉛鈣合金製成的極板骨架(板柵),大幅降低充電時水分解的速度,相比第一代鉛銻板柵會存在嚴重的減液現象,有一定的先進性。
不過,這種產品結構還是不能完全封閉,不能徹底杜絕漏液、濺液、酸霧汙染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在歐美地區差不多都已經被淘汰出市場了。
就算如此,蓄電池廠在第二代富液式免維護蓄電池產品上,技術也談不上完整——除了生產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外,極板塗膏材料的配比、活性物質的化成,過充電、放電保護,隔板材料選擇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而這些工藝背後所涉及的載流子遷移、嵌入物理、相變等一系列理論基礎,蓄電池廠技術科目前幾名具備大中專學歷的技術員、工程師則認知嚴重不足,或完全不懂。
工廠現有的技術力量也很難找到改善現有工藝的方向跟途徑。
正式合資之後,蕭良希望第一步就是對蓄電池廠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全面的技術評判。
當然,單純照國標或行業標準生搬硬套,或許短時間內可以將生產管理先抓起來,但想要蓄電池廠的生產技術水平,短時間就有實質性的飛躍,是痴心妄想。
蕭良將孫楚辭、蔡春、邵芝華他們找過來,還是要從行業標準深入下去,直接從基礎理論層面建立全新的技術評判標準,說不定還要他們直接參與到技術評判中去。
這兩天工學院就放暑假了,他們應該也比較閒,白用白不用。
“秣陵大學化學系本科階段,就講到這些理論嗎?”張叔毅張了張嘴,喉嚨有些乾澀的問邵芝華。
他以為自己剛才的表現足夠出色了,沒想到蕭良的要求遠超他的想法。
這些理論基礎他也才接觸皮毛而已。
“板柵塗抹鉛膏,經化成轉變成正負極活性物質,不從相變等理論更深入的研究、剖析它,如何真正認識到現有化成工序及鉛膏配比的優與劣,如何去尋找效能更卓越的各種替代材料以及更科學合理的工藝?”
蕭良笑道,
“單純從壽命時長、容量等表觀資料,或許有助我們更快掌握現有的技術,但倘若不考慮引進,想要自行突破掌握閥控蓄電池技術,就難於上青天了。而我們也要清楚的知道,蓄電池廠目前所採用的生產技術,在歐美已經是被淘汰的技術了。當然,這些基礎理論我在學校時學得還有很大不足,才想著讀孫教授的研究生補充一下!”
蔡春坐在一旁不禁背浹汗流。
一些理論性的知識,他當然也知道一些,但工學院化工系壓根就沒有開展深入載流子遷移、相變等基礎理論研究的條件,所以他知道的也只是皮毛。
他這些年所從事的領域,就是從表觀資料,幫助企業去克服實際生產中遇到的一些難題。
說好聽點,他是一個合格的高階工程師,卻夠不上一名合格科學家的標準。
他以前也不覺得有什麼。
在他看來,工學院的檔次以及條件就擺在那裡,追求高深的理論研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