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多事之秋 (第2/2頁)
有一個禮拜的準備時間。
從肖老師的辦公室出來,不到半個小時,秦老的電話又打過來了,說是《解放軍文藝》這邊聯合部隊xcw,要給自己辦一個關於《高山》的作品研討會。
秦老知道蔣明春的德行,只要是不給錢的事兒,一律不太積極,更不願意走形式。
不過這次要辦作品研討會的提議是部隊方面提出來的,上面也很支援。
已經上升到了任務的高度!
沒辦法,蔣明春這個牛馬只得答應。
研討會是在下個月,中下旬,具體時間還未定下。只是提前和自己這個作者打個招呼。
據說到時候會請一些著名的評論家,還有部隊的讀者代表,民間讀者代表。還有其他知名作家,作協那邊也會派人來參加。
一件一件的事情疊加在一起,蔣明春感覺自己的頭都要大了。
傍晚的時候接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電話。
是去年在大雪天,路燈下給自己拍照的大公報記者,曾錦壽。
79年的國慶馬上要到了,曾錦壽是受邀回來做報道的。前段時間在好友的推薦下,他看了蔣明春寫的《雪國列車》還聽說要翻譯成外文。
於是他就買了一本上次託人帶給了香江的朋友。
結果那個朋友看完之後,很是喜歡,希望可以徵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將《雪國列車》這部作品在香江轉載發行。而且願意給出千字五十的價格。
要知道,香江那邊的稿費也是跟著名氣走的。
像倪匡,金庸,這樣的大作家,千字稿費幾百塊是常事兒。沒名氣的人就算作品被採用,也只有十塊,二十塊。
甚至有些報紙的稿費價格壓的更狠,反正那麼多人吃這碗飯,你嫌價格低,總有不嫌棄的人。
對於蔣明春這種在香江,沒什麼知名度的人來說,對方上來報價五十,已經算是一個合理價格了。
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杆的原則,蔣明春沒有過多考慮就答應了。
如果可以藉著這部作品在香江那邊開啟局面,以後的稿費還會比現在更高。
最主要的是,香江那邊是有印數稿酬的。而且是按照對應的印數和比例進行結算。
賣出的數量越多,作家的收入也就越多。
對於發行單本作品的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個賺錢的好路子。
兩人簡單的談了一番,曾錦壽還詢問起了《親愛的朋友來相會》這首歌曲的情況。
上次蔣明春拒絕了他在大公報上發表這首歌曲,曾錦壽還有些小小的失望。這次來大陸,依舊對這首歌曲念念不忘。
那天的大雪、路燈下的青年,還有那首美妙的歌曲,已經在他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