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當著作者本人的面做閱讀理解? (第2/2頁)
“蔣明春同學,何存軍同學你們兩個留一下,其它同學下課吧。”
兩人來到講臺前,陳教授拿了兩張紙條寫下地址:
“這是我現在的住址,最近幾天方便的話,可以來我家,咱們一起討論討論如何寫這篇論文。”
兩人頭點的飛起,可以去教授家裡,還愁發展不好關係?
陳教授離開,何存軍立刻友好的朝著蔣明春伸出手:
“蔣明春同學,很高興認識你!你寫的真好,講的也好,以後我想和你多多學習!”
“談不上學習!你的文章也很感人啊!剛才我都聽哭了!咱們共同進步!”
“說的對!共同進步!”
何存軍很認可這個詞,同時也愈發覺得這個比自己看起來年輕不少的同學很有實力。
“我可以叫你明春嗎?”
“當然可以,那我也喊你何大哥了。”
何存軍笑著點頭:
“明春,你平時都讀什麼書?”
“哦,我一般喜歡看咱們國內的文學刊物,來了咱們燕大才開始接觸其它國家的文學作品,最近在看莫泊桑的《漂亮朋友》”
“看來你跟我差不多。”何存軍貌似找到了同類,“之前我在林場工作,那裡書籍匱乏,一年到頭連人都見不到幾個。我也是來了學校才開始涉獵國外讀物的。
剛才你提到國內刊物,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滬上文藝》發表的《老兵》?聽說前一段時間在文學界吵的很厲害。”
蔣明春表情有些古怪,我能說那是我自己寫的嗎?
不過這玩意兒能保密還是保密吧,萬一被知道了自己以後在學校恐怕要被很多雙眼睛盯著了。
“嗯,當然看過。好多人都在罵呢!”
不知道怎麼回事,自己說的時候還有些小得意。
何存軍笑了笑:
“我倒是覺得這篇小說很不錯,起碼它的作者不是一個極端的人。”
“哦?何以見得?”
何存軍頓了頓,肯定道:
“很顯然,他能以一個gmd身份的老兵作為主角,就證明了他的思想。一篇文章和作品的表達,往往直接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價值觀。
我見過很多類似於老兵的人,他們在過去的動盪中深受苦難。我想作者不僅僅是為了某一部分,某一類人發聲。
我覺得《老兵》和《傷痕》都屬於同一型別。”
看著一臉肯定的何存軍,蔣明春都想給他拍手了。
原來當時我寫的時候,是這麼想的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