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頁 (第1/2頁)
這時候還遠遠看不到經濟形勢有好轉的跡象。
與科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活得活蹦亂跳的新元電器。
新元電器從沒有將愛達電子當成競爭的目標,恰恰在幾家小廠合併成新元電器的過程中,獲得愛達電子幕後控制者錦湖的大力扶持,幾乎是在元器件供應、技術、業務支援等全方面的扶持。
僅年初新碟機測試名額,新元電器出乎意料的從錦湖手裡獲得七個名額中的一個,還因此從科王訛詐了近一千萬的費用與測試裝置。
新元電器也沒有貿然啟動營銷風暴戰略,而是在整合原先幾家小廠資源的基礎上穩定的推進,他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向東南亞新興市場擴張,金融風暴就已經發生,所以無需承擔金融風暴所導致的在東南亞的損失。
新元電器的碟機產銷量年初時甚至不足科王的四分之一,到年中時,仍只有科王的三分之一,但是他們嚴格控制著營銷、管理成本,抓住碟機產業最豐厚的盈利時機,為後續發展積累了一定的資金。
進入第三季度,成本控制上的優勢就驟然放大了,科王掙紮在盈虧平衡線上時,新元電器則遊刃有餘的持續增加對市場的宣傳力度。
九月初,新元電器提前半個月獲得錦湖的降價支援,能夠爭先一步在終端市場掀起降價促銷的風暴,在產銷量上一下子拉近與科王的差距,接近科王產銷量的一半,成為碟機市場排名第六的企業。
排名前六的碟機企業瓜分了碟機市場近90%的市場,愛達電子依舊高高在上,雖然愛達電子在年初時預訂的目標只有30%,但截止到十月底,在國內市場佔據32%的份額。新科電子排名第二,科王排名第三,國內市場佔據13%的份額,步步高、愛多排名第四、第五,新元電器排名第六,佔據7%的市場份額。
加上海外市場的銷售資料,科王的市場總份額要超過新科電子,但是這有什麼用?謝劍南坐在辦公室裡,痛苦的看著媒體報匯出來的預測資料。
這時候,錦湖又將愛達電子一部分的單碟碟機委託給新元電器代工。
代工費用雖然低廉,每臺機有二三十元的毛利,但是愛達電子的單碟碟機產銷量極大,僅國內市場每月就有近二十萬臺的銷量,不要奢望跟錦湖相提並論,一家電子企業每月有二三百萬的盈利,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錦湖要是能將這部分代工業務委託給科王來做,謝劍南都懷疑自己有沒有勇氣拒絕。雖然三家聯手狙擊錦城地產獲得一些補償——當然,錦城地產的收益何時能況現還是未知數,但是科王財務上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敲門聲將謝劍南的思路打斷,磨砂玻璃門外映著陳靜嬌嬈的身影。由大雅集團控制、陳靜、鬱萍分別出任董事長、總裁的科王高科從十月起依賴錦湖的元器件、技術支援開始介入手機代工包銷業務,算是有一個相當不錯的開端。
以謝家固有的思維很難理解錦湖為什麼之前會如此用心的扶持新元電器,扶持碟機零配件企業——經濟危機、金融風暴影響國內的碟機市場,錦湖卻始終沒有依仗在碟機市場的強勢地位去壓縮零配件企業的利潤空間,這時候錦湖又來扶持科王高科,已經能看出錦湖向元器件供應商角色轉變的趨勢,但是錦湖的目標究竟在哪裡?
……
陳靜抱著材料走進來,看著這幾天給媒體報導搞得憔悴不堪的謝劍南,將材料遞給他,看到桌上的報紙,沒有說什麼。
不要說愛達電子的全年可能高達七個億的淨利潤——這還不計算錦湖在碟機元器件上的盈利,新元電器今年的利潤都將超過一個億,而科王卻要面臨近一億五千萬的巨虧,這樣的成績讓以少年時代就冠以商業天才光環的他情何以堪?
將責任推到金融風暴的頭上嗎?要不是金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