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13頁 (第1/2頁)

加入書籤

與一年前相比,今天的愛達電子有著天壤之別,去年要貸個五百萬,還要宋培明搞些特殊政策,這次直接向省發展銀行申請兩個億的貸款,用以補充流動資金。

愛達電子作為高新科技企業,又有市裡直接批給的優惠政策,與那些三資企業同樣能享受「兩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根據通用的會計原則,去年只有四個月的贏利期,所以贏利年度可以推遲到今年,也就說是,愛達電子要儘可能將利潤放到九六、九七年,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享受企業所得稅全免的優惠政策。這時候提出利潤投資其他領域,就無需考慮其他相當優惠政策的配合——企業贏利轉投資,政府會根據行業與地域的區別返還不同比例的企業所得稅。

即使愛達電子有著極高的贏利能力,但是不會欠債的公司永遠算上是一家好公司,這時候也應該儘可能的利用中長期的銀行貸款穩定公司的財務結構。

陸溢光沒有再多說什麼,周富明見蔡裕娟代表錦湖給予承諾,說道:「大家都沒有反對意見?那新光紙業提出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算是原則上透過,」又側頭問唐學謙,「具體的事情是不是都交給分管改制的副市長方宏清負責協調?」

還剩下的十一家造紙廠分屬不同的區縣,讓方宏清出面協調,其實就是讓市裡統一牽頭處置此事,也方便事情迅速解決,周富明這麼建議,倒不是拖後腿。

唐學謙點頭應允,說道:「市政府會馬上安排,也爭取今年就把海州所有造紙廠存在的問題都解決掉……」

周富明倒是想拖一拖後腿,在別人眼裡,新光紙業上六十億的林紙一體化專案有些蛇吞大象的誇張感覺,但是周富明卻能惦量出這個專案的份量,不是從投資的角度,而是從政治的角度。

愛達電子與省發展銀行談的那筆貸款,省裡或許會直接幹預一下,最終會透過錦湖流入新光紙業,從愛達電子的帳面上,愛達電子並不缺錢,缺錢的只是新光紙業而已。

周富明舉起第三份檔案,那本新光紙業的林紙一體化專案書,問週遊:「新光紙業搞林紙一體化專案,是好事,我作為市委書記,大力支援,不過,這個專案能不能考慮向海州稍稍傾斜一下……」

周富明提到這一點,也是其他常委最關心的,六十億的大專案,是海州市的企業搞出來的,結果海州市沾不到一點光,總有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彆扭,即使是唐學謙也有這樣的感覺,畢竟其他人誰感受不到在小江中上游營林造林的迫切性;不過唐學謙至少知道維護大局,總不能現在給徐學平添麻煩。

週遊說道:「林紙一體化,除了營林、製漿之外,還包括最終的造紙。關於造紙一環,並沒有在這個專案書得到體現,因為要等一攬子解決方案透過之後,將現在的造紙生產整合好,才可以制訂一個詳實的方案,至少在三四年內,新光紙業不會考慮在其他地區投資另建造紙工廠……」

「新光紙業三四年間會不斷的追加投資?」周富明問道。

「這是肯定的,我們也希望營林、製漿所生產的原料由內部工廠消化,這樣才符合新光紙業最大的利益。」

週遊知道自己在信口胡言,這份專案書目前只有營造混生型速豐林的一環稍有可執行性,其後的四五十億規模的製漿專案,資金來源都沒有說明,只是空許了一個天大的甜餅讓大家去爭。雖然對造紙工業園雖有個中期的發展規劃,但是規模遠比別人想像的小,造紙工業園的產量要達到與營林、製漿專案相匹配的程度,至少還要投進去二三十億,加上製漿專案的錢,從哪裡籌去?

林紙一體化是大產業迴圈,國內先天不足,國內提及這個概念也近十年,也發展了近十年,但是根本不成氣候,新光紙業要迎難而上,難度卻出乎意料的大。

周富明不大願意直接與張恪見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