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1章 河套三城 (第2/2頁)

加入書籤

,張家口,到陰山山脈,一直向西延伸到西北居延綠洲。

“北魏六鎮”就是分佈在這條邊境線上。

當下雙方和親,和平時期。

大周剛好趁機把這三座關城建起來。

一方面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誰知道突厥會不會哪天又抽風了,不顧和親盟約,再次舉兵南侵呢?

這三座邊城,以及大境門,加上六大邊鎮。

就像插在突厥前額的十根追魂釘。

膽敢犯境,絕對撞你個頭破血流。

宇文衍主要還是想把這三座邊城連同大境門,打造成貿易之城。

吸引更多的中原商人和突厥牧民到這些邊城貿易交流,甚至長期定居下來。

宇文愷聽聞又有國家大專案,喜不自勝。

這是他的才華所在,只要皇帝有任務給他,賺取功勳那就是手拿把攥。

君臣二人商議了許久。

宇文愷回府準備一番,帶上他的團隊,直奔河套而去。

建造大境門,為他的團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小皇帝相信,三座邊城同時開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對勞役採用分批徵召,輪換上崗的方式,解決了勞民問題。

不會一說起大興土木,就讓人聯想到民怨沸騰,怨聲載道。

如今國庫相對豐盈,建這麼三座關城不至於傷筋動骨。

這次,小皇帝著令宇文愷解決役力的午飯問題。

也就是中午給徵調的民夫、工匠們加餐。

平時,他們都是吃兩頓。

而且服勞役時,伙食還得自行解決。

想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長此以往,不反才怪呢!

朝廷推行休養生息的策令後,勞役時間從三十天降為了二十天。

考慮到河套周邊百姓較少。

在服完二十天勞役後,願意繼續留在工地的,便按二十文一天發放工錢。

就算每處工地徵召一萬名役力,一年也就二十多萬貫的工錢。

這點錢小皇帝完全不放在眼裡。

關鍵是不但把事情做好了,還收買了人心。

給朝廷服役還能拿工錢,這可是開天闢地,頭一回的新鮮事。

有了這些戍邊、居住兩用的關城。

朝廷會有意識地引導更多的中原百姓到那裡定居,生活。

其他的君主對外作戰,是把人口內遷,壯大自身。

而宇文衍的策略卻是人口外遷,相容幷蓄,既要人口,也要地盤。

播灑華夏文明,凡大周百姓所到之處,皆為漢土。

這就是小皇帝看重嬰兒存活率,竭力促進人口增長的原因所在。

只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才能把外遷的策略更好的執行下去。

這個策略他誰也沒說過,但已經慢慢在實行了。

最典型的就是東北,已經移民四十餘萬。

只要遷居地能保證百姓有足夠耕種的田地,能安穩的生存下去。

這樣的移民對於朝廷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既緩解了中原土地不足的情況,也實現了小皇帝外遷的策略。

宇文衍凝望著疆域圖上橫亙千里的陰山山脈。

想想歷史上宋朝失去北境的尷尬局面。

大周何其幸甚,掌控了最靠北的這條邊境線。

擁有如此戰略優勢。

小皇帝不由地雄心滿滿,豪氣沖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