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頁 (第2/2頁)
,手握飛利浦上海工廠大權的張亞平可以說直接決定了當時碟機企業在市場上能佔到的份額,當時他做決策的依據,就是看哪家碟機企業的管理更完善、更有發展潛力。
蘇津東治理工廠、管理生產的水平極高,當時的愛達也因此獲得張亞平的青睞,一下子拿到飛利浦近半數的供應量。
這些年來,蘇津東、魯慶生等人對工廠管理的要求一向都很苛刻,在國內同業裡很突出,但是蘇津東、魯慶生等人自身也有經驗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愛達生產部門的擴張又是異常的快速,使得愛達旗下工廠與海外電子巨頭的生產管理水平相比,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
愛達目前的確存在熟練工人不足,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偏少、生產不夠精細、對出廠產品品質要求苛刻導致良品率下降、生產效率偏低、物料損耗偏高等諸多問題,這些也都制約著愛達的產能無法再迅速的提高,生產成本的偏高又抵消國內人力資源成本的優勢。
幸好,愛達在國內市場主要開展的可以說是正處於暴利期的手機業務,iplayer與快閃記憶體盤作為新開發出來的產品,確定市場售價時是預留了足夠利潤空間的,錦湖因此能夠形成巨大的盈利規模,這些也足以暫時的遮掩其他的不足之處。
不過張恪以及愛達的管理層是清醒的,數字手機的暴利期會過去,iplayer、快閃記憶體盤也不會永遠都沒有競爭者,那之前的不足之處就會暴露出來——當然,眼下最頭疼的問題是產能無法快速的提高。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