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第2/2頁)
的。
學問雖然也沒有張飛好,但是又不是要在上面題詩,寫句話而已還是沒有問題的。
張飛將筆交給了關羽,“那就你來吧。”
季汐既然答應了就職,就要去辦入職手續了,等到扇面上的墨跡幹了之後,就去見了諸葛亮。
嗯,兩個人手上都有一把扇子。
作者有話要說:
主角弱冠後統一用名來稱呼,不用字稱呼了。
諸葛亮常年拿在手中的扇子叫做白羽扇,顧名思義是由白色的羽毛做成的扇子,是用來指揮作戰用的。
可惜光用來扇風了。
自他出山以來一直到現在,六年了,就沒有正式的指揮過作戰。
他出山時虛歲二十七,非常年輕。
劉備一開始就拜他為軍師中郎將,常掛在嘴邊稱讚說得他如魚得水。
關羽、張飛二人對他就有些不服。
尤其是關羽,兒子都比諸葛亮大三歲,更是瞧不上諸葛亮。
劉備攻川把龐統帶走了,留諸葛亮一個文人和幾個武將一起留守荊州,讓諸葛亮負責給前線搞後勤工作,比如籌備糧草什麼的。
而非是把諸葛亮帶在身邊。
諸葛亮跟隨劉備六年,一直沒有機會指揮作戰,難以得到別人的認同。
和關羽、張飛、趙雲等人一起留守荊州就有些尷尬了。
關羽和張飛有事都不和諸葛亮商量,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裡,每次在上班時間外出都不和諸葛亮打聲招呼。
這就有些過分了。
諸葛亮每次都要向別人打聽才能知道關羽和張飛去哪了,然後得知他們每次都是因為私事曠工。
只是這一次和以往不同,他們是外出公幹了。
“雲長和益德一大早就走了,說是奉了劉將軍的命令去請人出山。”這是趙雲和他說的話。
也不知道是去請誰。
諸葛亮在劉備這裡當了六年的軍師中郎將,願意聽從他命令接受他派遣的大將,其實就只有趙雲一人。
張飛雖然敬重文人,但畢竟是一開始就跟隨劉備的。
諸葛亮指揮起來也費力。
他也就和趙雲的關係比較好,而趙雲又和關羽、張飛的關係比較好。
關羽和張飛有什麼事會和趙雲說。
所以,諸葛亮才能從趙雲這裡得知關羽、張飛二人的訊息。
趙雲並不知道他們要去請什麼人。
諸葛亮也就無從得知,只能坐等訊息,期望新來的同僚會是個好相處的人。
只是有一點他認為十分奇怪。
劉將軍遠在益州,是如何得知荊州有位隱士未出的賢者的?
還讓關羽、張飛去請人。
一般人只需要徵召,能動用關羽、張飛去請的人必然是位大賢。
諸葛亮越發的好奇了。
既然要請的人是位大賢,那麼劉將軍的舉動就更奇怪了。
為何讓關羽、張飛去請?
他當年還未出山的時候,劉將軍經常來他的茅廬,與他共論天下形勢。
他感念三顧之恩,出山相助。
劉將軍想要請一位文士出山,親自去請是最為合適的,就算遠在千里之外,也該由他去請。
除非,要請的人是位武將。
在吃午飯之前,他終於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