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章 瓦解士紳群體 (第2/2頁)

加入書籤

在沉默不語的時候,就有二十多名寒門士子、地主商賈站起來自薦,要在張循手下做事了。

張循頓時大喜,先向系統提問確定這些人都沒有異常後,一個個叫到偏房內面談,確定對方擅長的領域和水平,好安排職位。

至於其他人,張循也沒有為難,讓大家進膳後可自行離去。

可能是看到有二十多個人先歸順了黃巾軍,有了職位,陸續又有十多個官吏士紳產生了動搖,最後向張循自薦領取了官職。

張循丟擲的官位,瓦解了這些士紳商賈群體,同仇敵愾的立場不再。

不過,大部分原本的官吏士紳還是放不下心裡的芥蒂和顧忌,用膳後各自回家了。

但陳紹沒有走。

作為一個在中原富裕地方當過縣令的人,他在本縣士族中的號召力不低。見他沒走,另外也有十多個平時與他交情不錯的官吏士紳沒離開,問他有什麼想法。

陳紹言道,張循的許多理念、做法頗為新奇,與他心中的大同社會有些相似之處。因此,他想等張循忙完後詳談交流一下,如太平道是真的為民做主,想要建立一個太平盛世,他不介意幫對方做點事。

這其實只是忽悠同僚的說法。

真實的情況是,陳紹政治資源不足,在大漢朝廷無論怎麼做,縣令恐怕就是他的人生頂點了,甚至現在已經被免職,連想要復出做官都沒有門路。

而黃巾軍這裡,雖然打仗勢如破竹,半年時間就控制了五臺山周邊地區並攻佔了慮虒縣城,但顯然急缺內政人才。

他雖然不認為自己有什麼經天緯地之能,起碼也是當過縣令的,有足夠的經驗輔助張循管理地方內政。如果太平道真像張循所說的那樣,以建立太平盛世為目標並實現的話,那他豈不也是水漲船高,將來登堂入室、成為朝廷大員並不是完全沒可能。

至於黃巾軍失敗了怎麼辦?他也有打算。

到時候在黃巾軍徹底覆滅前,自己先主動自裁謝罪,讓族人把他屍首拿去向朝廷自首領罪即可。即使被追究一些責任,但他已經伏誅,族人應該不會被全部斬首,如此就能留下一些血脈,慢慢再伺機崛起就行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