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5章 巡狩天下(6) (第2/3頁)

加入書籤

業資源的合理開發、推動農業技術的革新、加強與外界的貿易往來等。他深知,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夷洲才能真正成為華朝東部海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為帝國的繁榮與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張循一行緩緩駛離夷洲,島上的居民們依然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喜悅與希望之中。作為一個直到現在總人口都沒突破一萬人的島縣,能迎接皇帝的巡狩,必將成為夷洲島今後難以磨滅的歷史記憶,和推動大家繼續開荒建設的動力。

踏上了夷洲島,彌補了前世的遺憾後,隨著巡狩艦隊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船隊緩緩駛離夷洲縣,繼續沿著海岸線北上,最終透過長江入海口,抵達了揚州州治所在的九江郡歷陽縣(今和縣)。

在這個時代,後世所熟知的大都市上海及其附近的崇明島尚未形成,長江的真正入海口位於吳郡的丹徒縣(今鎮江市)。而歷陽縣,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緊鄰長江,且距離長江入海口不遠,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揚州的首府,承擔起連線江南江北、溝通內外的重要職責。

自張循大力倡導商貿、推動長江航運以來,歷陽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普通的軍事重鎮,迅速崛起為南方經濟版圖上的璀璨明珠,真正展現了一州首府應有的氣魄與風貌。

揚州已經發展成為了長江沿線和南方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其繁榮的商業與發達的手工業,成為了華朝經濟的重要支柱。張循在揚州的視察,自然離不開對這些關鍵領域的深入瞭解。

首先,張循選擇了揚州的造船廠。這是一家規模宏大、技術先進的造船基地,其生產的船隻不僅滿足了國內航運的需求,許多船隻更是華朝海軍的戰艦。

當張循在揚州州長張昭的陪同下踏入造船廠的大門時,映入眼簾的是繁忙而有序的生產景象。巨大的船塢中,一艘艘正在建造的船隻巍峨聳立,工人們或攀高作業,或低頭焊接,汗水與火花交織成一幅壯麗的勞動畫卷。

這樣的場景,在漢末三國時期,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張循憑藉穿越者的見識和系統外掛的優勢,才能做到。

張循在造船廠負責人的引導下,仔細參觀了每一個生產環節。他詢問了工人們的工作情況,對他們在艱苦條件下依然保持高昂工作熱情的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讚賞。

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交談時,張循深情地說:“你們不僅是造船的工匠,更是國家的脊樑。每一艘從這裡駛出的船隻,都承載著國家的榮耀與希望。我希望你們能繼續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為國家造出更多更好的船隻,讓我們的海上貿易與海軍力量更加強大。”

老工匠聽後,眼中閃爍著自豪與激動。他代表全體工人向張循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並承諾一定會繼續努力,不辜負皇帝的期望。

離開造船廠後,張循又馬不停蹄地前往了揚州的紡織廠。與造船廠相比,紡織廠內雖然少了些金屬的碰撞聲,但卻多了幾分細膩與柔美。這裡,是絲綢與棉布的生產基地,每一匹布料都凝聚著工人們的智慧與汗水。

走進紡織車間,張循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只見一排排織機整齊排列,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一根根細線在他們的手中彷彿有了生命,交織出一幅幅美麗的圖案。張循走到一位正在織布的年輕女工身旁,仔細觀看了她的操作。女工的手藝十分嫻熟,織出的布料質地細膩、光澤度極佳。

張循對女工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並親切地與她交談起來。他詢問了女工的工作條件、薪資待遇以及生活中的困難與需求。女工告訴張循,雖然工作有些辛苦,但看到自己親手織出的布料能夠豐富老百姓的衣物,為國家創造財富,感到非常自豪和滿足。

張循聽後十分感動,他鼓勵女工說:“在我看來,婦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