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輝煌的大勝 (第2/2頁)
安全無虞之後,張循將陸家莊的山林土地全部收攏來,除了留一部分給鄉集體做行政經費來源及備用外,剩下的就以裡為單位,按人數平均分配給了農戶。
例如這一里共有耕地400畝,十戶人家共50口人,那就每人8畝。下一里只有土地315畝,八戶人家45口人,那就每人7畝。
分配下去的土地不準買賣,只能繼承,以避免土地兼併。如若沒有後代繼承,就收歸鄉集體公有。
農戶除了農業稅外,不再繳納其他任何苛捐雜稅。無論種的是小麥還是黍稷(shu-ji)、高粱,農稅都按每畝20斤小麥或等價黍稷、高粱的標準收取。
這個標準,以如今的糧食產量來算,差不多相當於十稅一甚至更低,而且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
漢朝各個時期的稅率雖然有十稅一、十五稅一甚至三十稅一不等,但這與普通農民關係不大,絕大部分土地都在豪強地主手裡,農民只能租種地主的田地,很多時候租金達到了收成的一半,還要負擔其他的苛捐雜稅和勞役。
而現在,每畝只收20斤小麥,不再有其他任何苛捐雜稅,也不用再自帶乾糧服勞役,絕對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制度了,所有佃農都全力支援。
除了給農民分土地外,另外一項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軍隊的整編和訓練了。
為了避免士兵們思想混亂,張循暫時沒有去改漢代的軍隊編制,只是進行了微調。
近300人的軍隊,被他編成了2個屯總共4個隊的正規軍,外加獨立的親兵隊和輜重隊。每個屯設屯長一人、副屯長兩人,50人隊設隊長一人、副隊長兩人。10人隊則設什長一人、副什長一人。5人隊則只設伍長一人。
然後,每天以50人隊為單位,訓練、巡邏、打獵、修橋修路、幫老百姓修房子等等,既鍛鍊了身體、紀律,也增強了黃巾軍與老百姓的關係。
來自後世的張循自然知道,只要經營好軍隊與老百姓的關係,那拿天下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屬於思維層面的降維打擊。
張循特別喜歡打獵,因為他有問答系統作弊,往哪座山走有獵物,怎麼圍捕有收穫,遇到兇獸該躲避還是正面剛,張循都能神機妙算、無往不利。
不斷安全地收穫大量獵物肉食,讓黃巾軍士卒和百姓對張循的崇拜信任都變得更加堅定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