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南匈奴叛亂 (第2/2頁)
大家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訓練軍隊、管理好政務,幫教主開疆拓土,早日達到**的條件。
至於趙雲,帶隊深入中原帶回傳國玉璽的功勞更是不容忽視的。張循藉此良機,給了趙雲一個騎兵營的編制,少將軍銜,讓他把騎兵組建起來。
透過與北方匈奴、鮮卑人的交易,張循陸陸續續已經購得了數百匹優良戰馬,已經可以慢慢組建真正的騎兵部隊了。
加上趙雲的加盟,正合適由他來組建帶領騎兵。
楚義和幾個副將略微對趙雲有些不服,但在訓練中經過一番搏鬥後發現,他們在趙雲手上連三個回合都抗不過去,只能服氣。
而這,還是趙雲沒使全力,給他們留了一點面子的結果。如果趙雲使全力,在戰場上拼搏,可能楚義等人一兩招之間就會丟命。
這就是常山趙子龍的實力。
即使遇到天下第一的呂布,趙雲也是有一戰之力的。
接下來,大家各行其是,繼續為擴充實力而努力。特別是高階軍官的文化方面,張循嚴令楚義、高寧等人開始識字,不然是跟不上黃巾軍發展的。
經過數個月的發展,收割完冬小麥、擁有了足夠的糧草後,張循決定對北方諸郡動手。
拿下北方諸郡,再向南攻掠太原,打下州治晉陽,再控制幷州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此時張循手下有經過整編後的黃巾第1軍(楚義\/步兵\/2000人)、第2軍(趙風\/步兵\/2000人)、第3軍(趙雲\/騎兵\/800人)、親兵屯(高寧\/步騎全能\/100人)、輜重營(600人)等5000多人的兵力。
在幷州大部分精銳兵力都被丁原、呂布等人帶走的情況下,張循和趙雲等人都認為,攻下北部諸郡應該是沒問題的。
到時候,再補充擴大一下騎兵規模,向南攻掠太原、上黨、西河諸郡,問題不大。
然而,就在黃巾軍尚在秘密整軍備戰,還沒正式北上的時候,關外的雁門郡太守莊倫反倒突然派人向雁門關求援了。
居住在北部諸郡的南匈奴看到中原王朝陷入混亂後,於是叛變,聯合鮮卑劫掠幷州。
在南匈奴及鮮卑的聯合突然襲擊下,毫無準備的五原、雲中兩郡已經陷落,朔方、定襄、雁門等郡部分縣城陷落。
無論與朝廷還是晉陽都聯絡不上的雁門太守莊倫只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佔領了雁門關的黃巾軍求援,看黃巾軍是否能看在同為中原漢族的情分上,出兵攻打匈奴、鮮卑。
當然,他也表示,如黃巾軍能出兵救援陰館,甚至將外敵全部驅逐出去,他願意歸降黃巾軍,共拒北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