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勢如破竹佔領東海岸 (第2/3頁)
地區的後勤物資供應逐漸得到了改善,華軍需要長途跋涉運送的物資大幅減少,可以透過海洋貿易的商業網路獲取所需。
這不僅大大提高了華軍的作戰效率,也減輕了後勤壓力,使得華軍能夠更加專注于軍事行動本身。而這一切的變化,都在悄然改變著天竺地區的政治格局和民眾的生活狀態。
在這片被戰火洗禮過的土地上,一個新的秩序正在慢慢形成,一個融合了華朝文明與天竺文化的新時代,正緩緩拉開序幕。
在成功穩固了南亞大陸東海岸縱深兩百公里的領土後,華朝海軍並未停下腳步,而是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繞過南亞大陸最南端,進入了浩瀚無垠的阿拉伯海。
華朝海陸聯軍猶如鋒利的劍刃,直指阿伊王國、哲羅國、阿布羅王國以及百乘王朝的西海岸防線。同時,還要威懾帕提亞(安息)帝國、西薩特拉普王朝,以及大月氏(貴霜帝國)那些臨海城市的咽喉,讓這些原本蠢蠢欲動、意圖支援大月氏首都巴格拉姆的勢力,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實力與立場。
與此同時,從西域長途跋涉而來的呂布西部軍區大軍,不僅要面對大月氏殘餘勢力的頑強抵抗,還需沿途接收並整頓吏治,確保新佔領區的穩定。加之冬季山區惡劣的天氣條件,使得行軍速度大受影響。
因此,直到太平廿六年(219年)的二月底,呂布大軍才終於抵達了那座坐落於興都庫什山山脈深處、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大月氏首都——巴格拉姆。
巴格拉姆不僅是中亞與南亞大陸交通的樞紐,更是大月氏政權的心臟。它見證了無數商賈往來、文化交融的輝煌歲月,也承載了大月氏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然而,自華軍攻入大月氏以來,這座城市的命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居民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逃離了這片曾經的樂土,只留下十幾萬無助的百姓和二十多萬心懷忐忑的軍隊。
首都的軍隊數量竟然超過了百姓,這無疑是一種諷刺,也是戰爭殘酷性的真實寫照。
那些選擇留下的百姓,並非不懼怕戰爭帶來的災難,而是因為他們已經一無所有,逃無可逃。更何況,關於華軍的傳言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絲希望——華軍仁義,不屠城,只要百姓安分守己,不觸犯華軍的戰時管制制度,便能保住性命。
這種傳言,雖然無法完全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但至少給了他們一個留在首都、沒有胡亂逃亡的理由。
至於巴格拉姆及其兩座衛星城市中的守軍,他們原本寄希望於天竺諸國的援助,希望藉助外部力量來抵禦華軍的進攻。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沉重的打擊。
華朝海軍在南亞大陸的強勢行動,以及隨後對天竺東海岸沿線國家的征服,徹底震懾了天竺諸國。這些國家自身難保,根本無暇顧及大月氏的困境。他們既要守護自己的國土,防止華軍的進一步侵略,又要考慮如何在必要時向華軍投降,以保全自身的利益。
因此,除了距離巴格拉姆較近的身毒王朝和古寧陀王國象徵性地派遣了少量人員和物資進行支援外,其他天竺國家均選擇了沉默和觀望。
這種孤立無援的境地,讓巴格拉姆的守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他們深知,僅憑自己的力量,恐怕難以抵擋擁有步槍大炮的華軍凌厲攻勢。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的絕境之下,主戰派們也沒有放棄抵抗的念頭。畢竟,這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的信仰和尊嚴所在。同時,他們也不願意放棄現有的特權和利益。
但這只是貴族奴隸主們的想法,對普通計程車卒而言,他們心中充滿了不安與焦慮。他們原本以為,憑藉著堅不可摧的城牆和充足的糧草儲備,能夠在守住國都巴格拉姆,扞衛大月氏的榮耀與尊嚴。然而,現實卻遠比他們想象的要殘酷得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