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8章 不辭而別 (第1/4頁)

加入書籤

安平縣衙。

楊元慶已經結束坐堂,在偏廳見了鄭平和顧尋陽,陪坐的還有縣丞姜昆。

楊元慶用讚賞的眼神看著顧尋陽,開口問道:“尋陽啊,你是怎麼判斷那汪通不會把手伸到酒罈底部的?”

顧尋陽道:“回大人,學生見堂上二人皆是理直氣壯,但其中肯定有一人在撒謊,一個普通百姓不但撒謊了而且還能在公堂之上如此理直氣壯,明顯就是個慣犯,這種人一般都有些小聰明,而學生這個方法就是專門對付聰明人的,若非是聰明人不可能在嚴肅緊張的公堂之上還能發現墨汁只能蓋住壇底這樣的細節。既然是聰明人而且又是慣犯,那必然就會使用這個細節去逃避審查。所以學生就突然想到了這個辦法!”

眾人聽罷,皆有些感慨,此子對人心的把控簡直是有些離譜啊。

楊元慶更是毫不吝嗇的誇讚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顧尋陽自然是謙虛的推辭一番。

聊完了堂上之事。

鄭平也便說明了來意,把《三字經》之事一併說了。

楊元慶自然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沉吟一番便命張虎和趙明在門外守著,如果沒有重要的事,任何人都不準進來打擾。

一番安排之後便讓顧尋陽把《三字經》默寫下來。

顧尋陽選擇了相信楊元慶,因為楊元慶的口碑,也因為楊元慶治下的安平縣的特別。

說實話,這《三字經》如果真遞到朝廷,遞到當今陛下的手裡,封賞那是肯定少不了的。

很容易讓人眼紅而冒名頂替,甚至給他帶來危險。

這跟寫幾首詩可不同,但現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越到後面,回憶的時間越長,《三字經》通篇五百多句,合計一千七百餘字,顧尋陽背不下來,前面一半寫得很快,但後面就越來越慢。

若不是魂穿而來以後,不單是視力聽力和感知都強了太多,連記憶力也是莫名的好,他甚至連最前面部分都默寫不下來。

三人沒有任何的不耐煩,也沒有說話,都在默默的喝茶。

時不時的輕輕走到顧尋陽身後看一會,而後又默默的走開,在心中細細的感受這些普通的文字組合在一起所帶來的震撼。

楊元慶和鄭平還好一些,他們算是在安平縣裡和顧尋陽相對比較熟悉的人了,姜昆就不一樣了。

他今日親眼目睹了顧尋陽在現場展現出的對普通人智力上的碾壓,也真切感受了這個十幾歲的少年對人心的把控。

現在再回憶,還是會覺得後背有些發涼,他可不是那些什麼也不懂只知道看熱鬧的普通百姓。

花了近一個時辰,顧尋陽默寫了一千貳佰餘字,再也想不起來更多,這對於他來說都算是件大工程了。

儘管穿越過來已經一個多月,但還是用不習慣毛筆,寫的很慢。

字跡相比於之前有不少進步,總體來說還是很醜。

桌子上已經放著不少寫滿字的宣紙,顧尋陽站起來伸了個腰。

“大人,《三字經》全文就這些了。”

楊元慶此時神情嚴肅,對著顧尋陽道:“你先休息一會。”

說完後小心的把墨跡已乾的疊放在一起,又拿起最後幾張,輕輕的吹氣,待墨跡都幹了,最後都裝在一個袋子裡。

隨後楊元慶自己提筆,又寫了一封信,一起裝了封上火漆。

“張虎,進來。”

待張虎推門進來後,楊元慶把袋子遞給他。

“你帶兩個可靠的兄弟,把這個送去靈州府,務必親自交到歐陽刺史手裡。現在就去,用最好的馬,所需盤纏到賬房去領,此事不得有任何差池。”

張虎是楊元慶最得力用得最順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