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2章 滾回去 (第1/2頁)

加入書籤

鄭洛定下了先清除西海海虜的計劃。

可計劃是計劃,現實是現實,真正執行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牧駐在西海的北虜不願意返回北部草原,而明軍又未做好深入西海蕩平海虜的軍需準備,故而,鄭洛便將精力放在招撫番部上。

甘肅巡撫李廷儀,帶人修繕邊牆。

甘肅總兵張臣,淘汰老弱,招募青壯,操練兵馬。

陝西巡撫趙可懷,深入基層,偵查虜寇潛藏在漢地的諜報人員。

三邊總督魏學曾,則親自去了寧夏,彈壓一意想要借道甘肅前往西海的卜失兔。

寧夏邊牆外,河套之地。

三邊總督魏學曾親自披甲乘馬,帶領寧夏鎮邊軍以及部分延綏鎮邊軍,準備逼退卜失兔。

明朝邊地的總督和巡撫,除極個別之外,都是知兵的。不然,朝廷也不會將他們調任邊地任職。

比如指揮湟中三捷的田樂,就是因有邊才而被升任陝西按察使,而後升任甘肅巡撫。

明朝培養軍事型文官,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兵備道。

先授為正五品的兵備僉事。

再升從四品的兵備參議。

再升正四品的兵備副使。

再升從三品的兵備參政。

再升正三品的兵備按察使。

再升從二品的兵備布政使。

這一套下來,最起碼十年的時間就出去了。

就算是一個白白淨淨的讀書人,在軍隊中混了十幾年,早就和當兵的一樣了。

實際中,自正四品的兵備副使始,下一步,就有資格晉升巡撫了,但很少。

不要一提明朝以文馭武就如何如何,明朝以文馭武和宋朝不一樣,明朝是真正存在大量知兵文官的。

明朝的兵備道制度,對明朝的軍事體系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

如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中,杜松、劉綎戰死,馬林敗退至開原。

馬林是敗退,在前番交戰之中,除了馬林的兩個兒子戰死之外,開原兵備僉事潘宗顏也是戰死的。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軍攻打寧武關,總兵周遇吉戰死,這個大家都很熟悉。

隨周遇吉一同戰死的,還有寧武兵備副使王孕懋。

在王孕懋戰死,他的家人聽到訊息後,全家自縊殉國。

還有代替熊廷弼經略遼東、被認為不擅軍事的袁應泰,那也是親自帶兵硬衝八旗兵的人。

明朝的知兵文官,不全是袁崇煥那種人。

而且,明代尚武之風很重,很重,很重。

不要刻板印象,認為讀書人都是白白淨淨、弱不禁風的。明末的時候,有大量的生員參與守城,而且戰死的比比皆是,甚至這些讀書人能和清軍打肉搏戰。

在明末亂世之下,很多縣城,都是靠這些讀書人振臂一呼,組織城防。

明朝的軍隊,基本上都在邊境,內地太平地區,軍隊很少,縣城中就更少了。這些縣城中的城防,除了民兵、衙役之外,就是靠城中的讀書人。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盧象升,他是南直隸常州府人,正兒八經都江南書生,可誰敢說盧象升手上沒功夫?

明朝的尚武之風很重,但個人的勇武在國家局勢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南明時有大量的讀書人戰死,可依舊未能挽回頹廢的時局。

明朝的文官和文人,不全都是頭太癢、水太涼,他們中是存在著真正文武雙全、通曉軍事且憂國憂民之人。

三邊總督魏學曾,就是知兵的文官,他之前還擔任過遼東巡撫。

魏學曾本人,是主戰派,若不是為了大局考慮,他都懶得和卜失兔廢話,直接派兵就打過去就完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