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6章 大戰前夕 (第3/3頁)

加入書籤

放棄城高糧足的寧遠,貿然進軍杏山城便是一招險棋。這招險棋要想獲勝,唯一的可能就是利用清軍大部軍馬尚未集結完畢的時機一鼓作氣打破清軍對錦州城的包圍網,與錦州城內的祖大壽匯合。進而徹底扭轉寧遠錦州一線明軍的被動局面。

可自從洪承疇率領八位總兵、十三萬明軍進駐杏山城一帶之後。戰場上的形勢便開始急劇的惡化起來。先是大批滿洲八旗兵好似早有預謀般,在洪承疇離開寧遠之後便開始大規模的向杏山城方向聚集起來。而後洪承疇率領援兵在北上攻擊清軍對錦州的包圍網時遭到了正滿洲正紅旗旗主代善的頑強阻擊,清軍廣挖壕溝,甚至使用了俘獲而來的“紅衣大炮”對明軍進行火力壓制。

“紅衣大炮”既明朝的“紅夷大炮”,因滿清久被明朝視為夷狄,因此對這個“夷”字很是牴觸,於是便將俘獲的火炮更名為“紅衣大炮”。

有幾次洪承疇親自壓陣,勇猛的明朝邊軍甚至攻破了小淩河北岸清軍的大營,一度錦州城內的祖大壽都能清晰的聽到火炮聲與城外增援明軍的喊殺聲了。

在多爾袞移師杏山城附近之後,圍攻錦州城的重任便落到了和碩禮親王、正紅旗旗主代善的身上。代善麾下共計餘人,其中隸屬於他本旗正紅旗7500人,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統領的正白旗3000人,來自科爾沁部的親王莽古思子統率的蒙軍正白旗7500人以及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懷順王耿仲明統領的漢軍正紅旗、漢軍正黃旗共計餘人。

這些滿清將領可以說都是能征慣戰的悍將,明軍儘管在洪承疇的指揮下將戰線推進了些許,可死傷不可謂不大。苦戰而不得戰果,洪承疇擔心人馬損失過多,最後不得不鳴鑼退回小淩河南岸。而欲出城夾擊清軍的祖大壽被條條戰壕牢牢的困在了錦州城外,在損失不少將士後不得不退回城內。在老謀深算的代善統領下,清軍並沒有乘勝反攻,而是繼續退後到防線以內派出零股遊騎窺探明軍的動向。

戰局就這樣僵持在了小淩河一線,在清軍不斷的騎兵騷擾之下。漸漸的,洪承疇軍內的糧草越來越難以維繫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