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6章 錦州城外 (第1/3頁)

加入書籤

皇太極二月初八拂曉於塔山拔營出發,率大軍北上錦州。為防備孫傳庭的追擊,他安排佟圖賴領漢軍正藍旗7500人設伏於通往塔山的必經之路上。

皇太極原本以為中了埋伏的明軍會怯戰退回寧遠,可沒想到孫傳庭竟然愈挫愈勇,率領兩萬多明軍一口氣殺到了塔山城下。當接到多爾袞的軍報之後,為防止塔山失守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皇太極命令佟圖賴所部原地掉頭,馬上增援塔山,鞏固城防。

二月十一,由豪哥、齊爾哈朗、多鐸統率,正藍、鑲藍共計人的先鋒部隊抵達杏山城下。杏山城由馬科奉洪承疇之命領軍3000進行駐守。由於實力相差懸殊,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魏淵建議洪承疇主動選擇戰略性放棄杏山,合兵錦州,依靠錦州堅城進行固守。

無疑魏淵的建議是當下最為穩妥的選擇,洪承疇難得同魏淵合拍了一次,接到命令的馬科連夜撤出。二月十二,滿洲的先鋒軍兵不血刃佔領杏山,短短10天的時間,小小的杏山城四度易手,戰事之激烈可見一斑。同一天,幾乎無人駐守的松山堡也被孫得功的漢軍正白旗攻佔。

二月十三,象徵著天子威儀的鑾輿出現在杏山城外。從塔山到杏山,皇太極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日夜前進,一路上他有時騎馬,有時乘轎。坐轎,不僅僅是出於身體原因的考慮。身為滿洲的主宰,皇太極牢牢地掌握整個清國的一切軍國大權,每天來自盛京朝廷的各類重要文書都會被快馬送到軍中,由他裁決。

到了杏山城外,皇太極並沒有立刻進城,而是傳令大軍開往小淩河南岸巡視。

短短三四天的時間,曾經激戰過的痕跡便變得難以尋覓了。皇太極乘坐的金黃色大轎河南岸的空地前落下,即刻便有大批身穿黃馬褂的侍衛兵在四周佈置好了警戒,身披重甲的正黃旗擺牙喇恭敬的在轎前擺好御椅,上鋪繡有團龍圖案的坐墊。一切都準備停當之後,眾多文武官員垂立於轎子兩側,皇太極這才緩緩邁步走下轎來。

一連數日,遼東的天氣都是陰雲低垂,讓人覺得霜風淒厲。皇太極下轎之時,迎面恰有一陣旋風吹過,捲起陣陣黑土,頓時迷了他的眼睛,好一會才緩過勁來。

儘管天氣不佳,但卻並不影響皇太極遠眺錦州城。之所以親臨列河南岸列陣,皇太極一是為了看看錦州的城防佈置情況,二是為了向那位素未謀面的對手魏淵示威,他在用行動告訴魏淵,我來了。

遠遠望去,雄峙而不規則的城牆使得錦州城顯得堅固異常,城牆之上箭樓林立。站在城外隱約可見城中高聳入雲霄的寺廟古塔,層層飛簷,歷歷入目。風吹陣陣,彷彿也帶來了房簷之下的鈴聲。皇太極曾經不止一次在這座堅城面前鎩羽而歸,可如今他有自信拿下錦州。

這兩日捷報不斷傳來,整個遼西走廊,塔山以北、錦州以南已經盡歸滿洲所有,縱使錦州的城防再堅固,也不過是座孤城罷了。從大明朝廷內部打探來的訊息,明朝皇帝崇禎已經再也派不出援兵前來增援錦州了。

儘管身體不適,天公也不作美,可皇太極的心情看起來很好。魏淵聲東擊西的計謀雖說打了他個措手不及,令這位滿洲霸主損失了些顏面,可從目前來看,錦州還是一座孤城,面對滿洲八旗10萬多精兵,錦州城內的洪承疇、魏淵、祖大壽等人不過是做困獸之鬥罷了,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取勝不過是時間問題。

興致頗高的皇太極叫來了范文程,說道:

“範先生,錦州城就擺在那裡,你說該如何取之呢?”

范文程畢恭畢敬的先施了一禮,而後回答說:

“回稟陛下,我軍以錦州為餌,目的在於圍城打援。如今洪承疇13萬人馬損失慘重,縱使有那魏淵的支援,我大清依舊佔據著絕對優勢。依臣下之意,對錦州可圍而不攻,待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