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4章 松山會戰(十七) (第2/3頁)

加入書籤

樣都不少。

墩臺山上的墩臺高度約在5丈左右(大概13米),墩臺為一座上窄下寬的梯形建築,主體是用青磚砌成的,基座的修築材料則為堅硬的花崗岩石。

這座大致呈正方形的墩臺底邊長在6丈左右(15米),頂部邊長約為4丈(11米),墩臺的頂部四周也築有雉堞以用來防禦射擊。此刻,司川正統領著火炮營的將士,忙著修葺破敗不堪的墩臺。

修築墩臺的不只有火炮營的將士。按照魏淵的命令,整個軍隊中所有擅長砌磚壘牆的軍士都被撥給了司川,用於對墩臺的改造。

眾人以原有的墩臺為基礎,使用泥土和木頭在原有的墩臺兩側臨時搭建起了兩處高臺輪廓,而後用水澆築使其冰凍凝結。

接下來便到了這些“泥瓦匠”們大顯身手的時刻了。原來魏淵手下將士背後的大袋子裡,除了工兵鏟與木樁之外,剩餘裝的都是從松山堡攜帶來的青磚。

此刻“泥瓦匠”們正使用這些從松山堡攜帶而來的青磚,圍繞著臨時搭建起來的兩座高臺外圍砌出了一圈石牆。與敦台山上的原有的那座墩臺連線在一起。

隨後“泥瓦匠”們又在墩臺原址的上方加蓋了一處城樓頂,遠遠望去。原本光禿禿的墩臺硬生生的被裝飾成了一座小城堡。大功告成之後,司川又命人在這座“小城”之上遍插紅旗,旌旗招展之下,令人頓生出眼前便是塞外雄關之感。

就在“泥瓦匠”們忙碌之時,其餘火炮營的將士也沒閒著。他們分成南北兩隊,揮舞著手中的工兵鏟,分別在墩臺山的南北兩側高地處修造炮臺。南北兩處炮臺呈“新月形”分佈,魏淵將戰船上攜帶著的138門火炮係數拉到了敦台山上。

墩臺上南側,面對杏山城方向的炮臺上僅僅佈置了18門火炮。其餘120門火炮魏淵全部安置在了北側防禦小淩河北側的清軍。

除了這138門老式的紅衣大炮,魏淵還有二十八門歐洲最新式的艦載加農炮。這也是火炮營的根本所在,二十八門加農炮被裝載在了馬車之上,構成了恐怖的移動火力群。這二十八門加農炮是魏淵為杏山城內的清軍準備的大禮。

傳統紅衣大炮的射程,極限在3至4裡左右,墩臺山距離杏山城的直線距離在5裡上下,因此不論是城內孔有德的火炮,還是炮臺之上魏淵的傳統火炮,都無法對彼此造成實際意義的傷害。

然而魏淵手中的王牌——二十八門新式加農炮的射程則至少能夠達到8裡以上。這也是為什麼墩臺山會成為魏淵眼中決定戰事走向的關鍵所在。

只要控制住了墩臺山,並且建立起有效的防禦工事。在射程上擁有絕對優勢的加農炮就可以對杏山城內的清軍展開地毯式的火力打擊。而老式紅衣火炮與新式加農炮的組合無疑能夠組成覆蓋面更廣的火力打擊網路。

夜色中李定國驅馬向前,在他身後緊緊跟隨著十餘名親兵衛士。

夜風陣陣,除了戰馬偶爾發出的喘息聲,這支十餘人的騎兵小分隊無聲的巡視著墩臺山北側區域。

正在行進中的隊伍隨著李定國高高揚起的手臂驟然放慢了速度,李定國對聲旁的一名親兵低聲吩咐道:

“前方好像有馬蹄聲,你去偵察一下。”

士兵得令之後不敢怠慢,立刻策馬向前。士兵的身影尚未消失於李定國的實現,突然身軀一震,一頭從戰馬上栽了下去。李定國見狀立刻抽出了馬背上懸掛的弓箭,冷靜的下令說:

“弟兄們!準備應敵。”

他身後的十餘名軍卒或抽出腰間的佩刀或彎弓搭箭,進入了戰備狀態。雖說是隻有十餘人的騎兵小隊,但行動起來卻仍是章法得當。隊伍呈雁翅形散開,弓騎手位於隊伍的兩側,中間的騎兵則橫刀嚴陣以待。

李定國凝神望向前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