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3章 陽謀偷師,鑄劍比試。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二日太陽一升起,莫離在徐山、樊塵等人的陪同下,徐徐向白虎劍院而去。

到現在莫離還清楚的記得眾人在得知他要與巴千里比鑄劍時的震驚場面,尤其是當樊塵得知莫離要鑄劍時,悲觀之情甚於言表,幾乎一度讓莫離都沒了取勝的信心。

按照樊塵的說辭,這巴氏大宗的嫡傳二公子,不僅長年鎮守在南蠻之地,自小更是酷愛劍器,十一歲便開始跟隨巴國著名鑄劍師鑄劍,十三歲就鑄出了人生中第一把劍器,此劍由枳城的一十四位相劍師共同評鑑,具都給出了甚好的評價。

最後此劍被務相大宗用萬錢所購,轟動一時,其中故而有務相族討好巴氏之因,但其所鑄第一把劍就被眾相劍師給予上評,其鑄劍天賦可見一斑。

時至今日,巴千里剛及弱冠之年,不僅相貌俊美,才智卓絕,更是在南蠻之地立下赫赫戰功,隱隱有蓋過巴氏嫡長子之勢。

然而樊塵不知道的是,他眼前這位名義上的主人,可是在夷城有偌大的名頭的,這一點,徐山等人可是看在眼裡,對莫離此番鑄劍之爭抱有很大的期望。

泰陽街,是枳城最為寬廣繁華的街市,與銅華街相交,為東西走向。

二街的交匯處西北角,是一座佔地極廣、高大莊嚴的院落,坐北朝南,俯視兩街,是枳城西半城的核心之所。

最為耀眼的是此院門口兩側各矗立著一座威武氣派的石虎,通體銀白,高過兩丈,而虎口各銜了一柄近一丈長的銅劍,而這便是枳城最為龐大也是最有名的劍坊——白虎劍院!

白虎劍院,是巴國為數不多的專供巴國軍備之需的鑄劍坊,歷來由掌國宗氏打理,其鍛鑄的劍器,除了絕大部分提供軍需外,只有極少數劍器流向國野市面,故而在枳城,但凡是白虎劍院所鑄之劍,無不是萬人搶購,漸漸地各諸侯國商團也都以倒賣該劍院出產的劍器為目的,只因此劍不僅紋飾別具一格,大異於中原諸侯國,更是在品質方面鮮有巴國劍坊能及,

為中原尚劍之人和藏劍師之喜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巴國銅礦稀缺,所產劍器不多,不然之前拓拔雲也不會遠赴巴國為武落鍾離山談鑄劍生意了。

巳時一刻,莫離等人來到白虎劍院門口,幾人正感慨白虎劍院的莊嚴和龐大,就有兩名僕役裝束的人上前,詢問完幾人身份後,便徑直引領諸人進入了院內。

一入白虎劍院大門,眾人幾乎眼睛都要驚掉了,光第一進院落邊上的八根廊柱,各個都有一人抱粗細,四周雕樑畫棟,漆椽塗瓦,盡顯貴氣。

第二進院落,更是精緻不凡,四周居住廂舍足有六七十間,其中一間庭堂,除了各類裝飾器件,更有諸多翠玉奇寶,奢華已極。

進了第三進院落,眾人向右沿著一灣小湖而行,走了大概一刻鐘,繞過一道月門,豁然開朗,一處三十幾丈見方的露天廊亭映入眾人眼簾,而廊亭下方竟是一處呈八卦臺樣的堂舍,赫然是兩處露天的鑄劍室。

八卦臺陰陽魚眼處各有一座鑄劍火爐,爐邊洗劍池、磨劍石、範臺、礦坑以及一應的木炭、爐釜、長錘等器物應有盡有,佈局甚為合理。

這表是枳城的一處鑄劍坊,比旁山風所建的天機坊強了太多。

莫離抬頭看了一眼陽魚之處,發現已有七八個農夫模樣的壯漢在忙活著,於是便帶著眾人走進了陰魚所在的空堂舍,

這兩間露天的鑄劍室果然設計的甚是巧妙,不僅各中設施盡數囊括,還不會影響臺下之人仔細觀摩。

“公子,這也是鑄劍所在?讓這麼多人在旁觀摩,我們的鑄劍秘術豈不是都要大白天下?”環顧了一圈後,楊廣有些詫異的問莫離。

莫離此時正好看見巴千里一副粗衫短褂的打扮步入鑄劍房內,用帶著得意的眼神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