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章 沆來水冷,劍爐血熱 (第1/3頁)

加入書籤

二月,萬物萌蘇。

沆來河自西而東,卷著融動的殘冰,繞過秀雲城流向漢水。

“唉——多好的山河美景啊!”

枯磨崖頂,一美須男子,俯瞰對面之秀雲城,面上盡是愁容,不禁發出了嘆惋之聲,似有無限遐想,令人不解。

“今日乃二月初九,破日,是大凶之日,諸事不順!看來千百年來的秀雲,今日便要烏雲壓頂,不再有往日之秀矣!可嘆可嘆!”

“父親何故嘆惜?楚國和隨國相鬥已有數十年了,雖然楚國強橫,但也不見得能吞下隨國,只要隨國不滅,秀雲城還是隨國的。”

說此話的是立於中年男子身後的少女,話音甜膩,紅衣長髮,容顏嬌美,看樣子有十三四歲模樣。

這位父親並未答話,轉頭望向那條通往秀雲城的唯一大道,但見於盡處突現數萬墨色甲軍,旌旗招展,戰車粼粼,異常的威嚴雄猛,而常杆上搖曳著一面篆字楚旗,已經到了沆來河南岸,兵峰所指正是山腰上的秀雲城。

“罷了罷了,聆兒便隨為父走一趟,或有可為,至少圖個心安,也不枉我隋定花了這麼多心血。只是不知傳言是否為真,唉,隨國啊,怕是要完了。”

“太好了,阿爹出馬,肯定能力挽狂瀾,況且,況且我還沒來過這秀雲城呢!”少女說到末尾便面帶羞赧,似乎先前所言皆為了秀雲城一遊。

中年男子並未理會女兒的小心思,堅毅的臉上隱現凝重之色,目光始終不離山下跋涉的楚軍。

秀雲城北,鑿天山南麓半腰上,一處諾大的石窟前,蜿蜒的山道上站著三十幾名奴隸,各自束縛著厚重的枷鎖,相互牽制,行動緩慢。

而石窟的大門上,方方正正的刻著“鑄兵窟”三個大篆字,石門一側的石碑上刻著“鑄兵重地,擅入者死”八個小字。每字均為血色,加上門首雕有惡獸猛鬼面像,一看這鑄兵窟就不是什麼善地。

這三十幾名奴隸,各個衣衫襤褸,瘦弱,最大的也不過三十五歲,最小差不多十五歲,都是些生命體徵旺盛的青年人。此時的他們,每人臉上都帶愁容,且對這鑄兵窟敬若鬼神,不敢言語。

其中一人,也是最為年少的,旁山氏,名風,庚齒十五歲。

他的父親,是隨國右相國季梁的幕府賓客,只因為季梁遭讒臣令尹少師陷害,向隨候誣告相國聚府自重,養死士幕僚三千,欲要圖謀不軌。

可惜的是隨候竟聽而信之,雖然免了季梁刑法,但隨候責令其遣散幕府賓客,只留下三百人。

事實上,相國季梁一直忠心耿耿,勵精圖治,勸隨候內修兄弟之國,外結友睦之邦共抗蠻楚,使隨國數十年內一直處於強楚環伺之下而不為之所吞,素有“神龍之後,隨之大賢”的美名。

然而這次,季梁幕府內,所有的賓客及自己家眷僕從才四百餘人,不曾蓄奴,不曾豢養私兵,府中人口都沒有一般大夫的家的多,這在其他諸國,哪一個相國不是客卿滿堂,說三千亦是小數。

只是隨候嫉妒季梁聲名比自己大,又擔心臣主易位,故而將計就計敲打一番。

隨候有命,不敢不從,相國季梁為人寬達,對於遣散之門客,百般勸慰,又多送錢帛之物,多般請求同僚及友人收留,但是這些同僚有人都攝於王命,留之者少,推辭者多,最後被季梁遣者的賓客有一百六十幾人。

這些被遣散者,或有一技之長,或有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大多數乃文弱之士,衣不能溫暖,飯不能果脯,久而久之,或逃亡他國,或違法亂紀從而成為奴隸,有的則客死他鄉。

旁山風,他的父親由於擅長辨識珠玉奇石,所以被季府賞識,但也是這次被遣散者之一。

旁山風之父,無以謀生,無奈之下,就在鑿天山中與沆來河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