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4章 禮賢下士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下迎讓這些蕃漢首領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重視的滋味。

從來沒有一個朝廷重臣像王臣這樣對他們這些蕃漢首領。

以前河西節度使楊志烈活著的時候,每次召集各族壯丁都是召之即來,用完之後都是揮之即去,五年前徵靈州那次做得尤為過分!

廣德二年,僕固懷恩夥同回紇人、吐蕃人大舉進犯關中,楊志烈接到朝廷的勤王詔令之後採取了圍魏救趙的戰術,命監軍柏文達率領涼州的蕃漢聯軍進擊靈州,結果柏文達卻是一個銀樣蠟槍頭,小勝一陣即驕傲自滿,最終被叛軍打得大敗。

柏文達領著殘兵逃回到武威之後,楊志烈非但沒給撫卹,面對假哭推卸責任的柏文達還說了句令蕃漢首領氣到肺炸的風涼話。

楊志烈的原話是:有安京室之功,卒死何傷?

意思就是,咱們畢竟保住了長安,死幾個小卒有甚關係?

參與靈州之戰的蕃漢首領聽了楊志烈這句話,一個個都被氣出內傷。

後來吐蕃大軍圍沙州,楊志烈往回紇討救兵,最終卻在返回沙州的路上被沙陀族的族丁所殺,沙陀族之所以半路伏殺楊志烈,很難說跟這事沒關係。

因為參與靈州之戰的蕃漢聯軍中就有涼州沙陀族的族丁。

今天應邀前來的各路蕃漢首領中,就有五年之前參與了靈州之戰的。

比如涼州沙陀族的首領,張仁謙,五年前跟隨阿爺參與了靈州之戰,最終阿爺和阿兄不幸戰死在靈州,父兄屍骨未寒就聽到楊志烈說那樣的風涼話,張仁謙氣得飯都沒吃,當天下午就帶著剩餘族丁回到沙陀族的領地。

所以在野骨、安守誠、張仁謙等蕃漢首領的固有認知中,像節度使、觀察使又或者某某大將軍這等人物,都是驕狂不可一世,根本不會把他們這些西涼邊陲的野人放眼裡,所以王臣表現出來的親近和尊重,才會讓他們格外的感到受寵若驚。

但其實,王臣也是沾了身份的光,如果不是頭上頂著正三品冠軍大將軍的光環,如果不是肩上擔著安西四鎮節度兼北庭行營營田度支使的職官差遣,王臣現在的這種行為,就只會遭到安守誠、張仁謙這些蕃漢首領的嗤笑。

上位者的禮賢下士才叫禮賢下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