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宋朝傳統,打仗不給糧草! (第1/3頁)
秦鎮的話,還沒完。
還不等諸天萬界無數人細細思考呢,就聽,秦鎮繼續開口……
「這計劃,怎麼說呢,不應該說更周密,更應該說是打補丁。」
「之前計劃的很好,但他們沒想過具體會發生什麼事,也沒想過這種事具體的阻礙到底有什麼。」
「幹任何事,不怕出問題,就怕沒問題。」
「現在問題出來了,那解決問題就行了。」
「於是乎,金軍剛退,李綱就被罷免了。」
「李綱這情況,比較複雜。」
「李綱本來是文官,而且,妥妥的保守派一員,並且,還是無錫人,就算不是東林黨的一員,那至少也代表了江南士紳階級的一方。」
「東林書院是1111年創辦的。」
「李綱是1112年登的進士第,時年,他三十歲。」
「成為進士後不久,就被授予承務郎丶相州教授。李綱為了照顧家庭,改易鎮江。」
「所謂教授,就是宋朝時期,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師,要麼,在太學中講學,要麼,就去地方官學中任教!」
「本來,是讓李綱去相州的,但最後還是去鎮江了!」
「鎮江這地方啊,與無錫都屬於江南的腹地。」
「鎮江與無錫,本來隔得也不遠,就三百里。」
「李綱是教書的,專門教官學。」
「而東林書院,屬於私塾型別了,創辦者叫楊時。」
「楊時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李綱老家就是無錫的。」
「他就是為了方便回老家,才專門選了鎮江當教授,所以,經常跑回去也很正常。」
「回去之後,知道有個東林書院,自然也會去拜訪。」
「李綱身為官教,與周圍這些私教打交道也很正常。」
「反正,一來二去,也就熟識了。」
「到了1115年,李綱終於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說白了,就是諫官。」
「諫官,這個職位,經常就與舊黨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隨便找幾個諫官,基本上都是舊黨。」
「這也主要是因為,諫官這職位,其實沒多大權利,但又相對來說比較重要,可以說上話。」
「如果皇帝不啟用舊黨的情況下,舊黨也只能當諫官,為自己發聲。」
「因此,舊黨成員往往更積極地爭取諫官職位,以透過這一平臺來影響朝政,反對新黨的改革措施。」
「至於新黨,新黨都去變法幹實事了,要是被罷免,直接被丟出朝堂了,哪還有當諫官的機會?」
「而李綱成了諫官之後,自然而然的,就要與變法唱反調。」
「當然,也不是為了黑而黑,只是純粹因為,李綱也需要一點政績。」
「就像早些年的韓琦一樣,為了刷政績,刷履歷唄。」
「等位極人臣了,誰還幹實事?」
「這道理放在李綱身上也是一樣,反對變法,也是為了刷政績,刷履歷。」
「可惜,此時,朝中變法派新黨佔據主流思想,並且佔據主導地位。」
「他這時候唱反對票,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自然而然的,就被罷去了諫官的職位,改成了員外郎,去當起居郎。」
「後來,又因為上疏,導致再次被貶,這下,直接離開朝堂了。」
「但,李綱這兩次上疏,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的,至少,名聲是打響了,甚至,有人把他比作狄仁傑,這下更是名動天下。」
「終於,在1125年,七月的時候,他被喊了回來,當上了太常少卿。」
「此時,其實就是保守黨在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