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章 後周攻南唐之戰十七 (第3/3頁)

加入書籤

抵達渦口,柴榮不顧旅途勞頓,即刻登上高處,俯瞰著雙方對峙的壯闊景象,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智慧的光芒。他心中壯志凌雲,幻想著親自指揮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決定性戰役,那將是何等的豪邁與輝煌。然而,理智與責任感讓他不得不暫時放下這份衝動,轉而召集範質等一眾重臣,於營帳之中共商大計。

範質等人深知戰事之艱難,他們憂心忡忡地向柴榮陳述了當前的困境:連日征戰,士兵們雖英勇無畏,但體力與士氣已顯露出疲態,再戰恐難持久;加之軍糧供應因戰線拉長而日益緊張,每一粒糧食都需精打細算,以免陷入糧盡援絕的絕境。他們懇請柴榮三思而後行,勿讓一時的衝動斷送了來之不易的優勢和將士們的性命。

面對重臣們的苦口婆心,柴榮雖心有不甘,卻也深知他們所言非虛。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內心的急切與不甘,最終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暫時按捺下親自上陣的衝動,轉而部署更為穩妥的戰術,同時加強後勤補給,確保士兵們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與補給,以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克敵制勝。這一刻,他展現出了作為一代明君的深謀遠慮與非凡氣度,讓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

六月二十三日,陽光熾熱地照耀著古老的中原大地,渦口,這一歷來便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其重要性在烽火連天的時局中愈發顯得舉足輕重。它不僅扼守著淮河的關鍵渡口,更是連線南北、控制水道的重要樞紐,因此,朝廷正式頒佈詔令,將其更名為“鎮淮軍”,寓意著此地將成為扞衛淮河防線、守護國家疆土安寧的堅固堡壘。此舉不僅是對渦口地理位置重要性的高度認可,更是對駐守將士們寄予了深切的期望與重託。

而後的六月二十九日,正值盛夏,周世宗柴榮在行宮內深居簡出,反覆斟酌戰局,目光如炬,洞察秋毫。他深知,壽州乃南唐之重鎮,若能攻克,將對整個戰局產生深遠影響。然而,南唐軍隊主力雲集,硬碰硬恐非上策。於是,在深思熟慮之後,周世宗做出了一項大膽而明智的決定:留下李重進等一眾勇猛善戰、經驗豐富的將領,繼續對壽州實施圍而不攻的策略,以此牽制並消耗南唐的主力部隊,使其無法輕易調動兵力支援他處。

而他自己,則親自率領一支由精銳士卒組成的部隊,自渦口悄然撤退,利用夜色與地形的掩護,悄無聲息地穿越敵後,展現出高超的軍事機動性與隱蔽作戰能力。這一舉動,不僅避免了與南唐大軍正面交鋒可能帶來的巨大損耗,更為後續的戰略佈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與空間。

歷經數日艱苦跋涉,周世宗一行終於在七月六日安全抵達大梁,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都城再次迎來了它英勇的君主。回到熟悉的宮殿,周世宗並未有絲毫懈怠,而是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討下一步的戰略部署。他深知,此役雖未直接奪取壽州,但已重創南唐士氣,為後續的統一大業鋪平了道路。他的心中,已繪製出一幅宏偉的藍圖,誓要結束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實現中原大地的再次統一。

這一系列精心策劃、果敢執行的行動,不僅充分展示了周世宗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與深遠的戰略眼光,更為後來宋朝的建立與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段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故事,被後人廣為傳頌,成為了一段不朽的佳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