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雄心壯志 (第3/4頁)
被概括為“先易後難、先南後北”。這一策略在軍事上體現了一種深思熟慮的智慧,即優先攻克那些防禦薄弱、易於攻取的地區,進而為後續的征戰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先南後北的順序也體現了對地理、政治和軍事形勢的深刻洞察,確保在逐步推進的過程中能夠穩定地擴大勢力範圍。
這一策略的制定,充分說明了柴榮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並非簡單地依靠勇氣和決心,而是具備了一整攬子統籌策劃的深謀遠慮。他並非盲目地想到哪裡就打到哪裡,而是根據《平邊策》的指導,制定了清晰的戰略目標和行動計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柴榮在實際對外用兵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生搬硬套《平邊策》的策略。相反,他根據平天下的實際程序,不斷地調整和最佳化自己的戰略部署。這種靈活性和應變能力,正是他作為一位傑出軍事家和政治家的體現。他能夠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中,準確地把握時機,果斷地做出決策,確保自己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
這種策略的調整和最佳化,不僅體現了柴榮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體現了他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深刻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平定天下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任務,需要長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奮鬥。因此,他不斷地調整和最佳化自己的戰略部署,以確保自己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相關人物介紹:
王樸(906年-959年4月25日 [1]),字文伯。東平(今山東東平)人。五代時後漢、後周名臣。
王樸幼時穎悟,好學擅文。後漢乾佑三年(950年),登進士第,拜秘書郎,依附樞密使楊邠。其後見政局日亂,便審勢東歸,避亂免難。廣順元年(951年),擔任鎮寧節度使柴榮(後周世宗)的節度掌書記。柴榮即位後,王樸累官至樞密使、檢校太保。他首先獻《平邊策》,主張“攻取之道,從易者始”,先取江淮,再逐一消滅南方割據勢力,最後平定北漢。這一策略對後來宋太祖的統一計劃有較大的影響。後主持規劃開封城的擴建,還負責修訂曆法、考證雅樂,深受柴榮重用。 二人相知相得,被後世推為五代君臣之首 [29]。甚至有說法認為“天欲祚宋,必先亡樸” 。
顯德六年(959年),王樸猝逝,年五十四。柴榮聞訊後,悲慟不已,追贈其為侍中。其作品多已散佚,《全唐文》錄有其文。
《平邊策》
作者:王樸
原文:
臣聞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術。當失之時,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僭。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幽、並乘其間而據其地。平之之術,在乎反唐、晉之失而已。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訊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時使薄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強財足,人安將和,有必取之勢,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彼民與此民之心同,是即與天意同。
與天意同,則無不成之功矣。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惟吳易圖,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里。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攻虛擊弱之法,不必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南人懦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可乘虛而取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