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4章 後周攻南唐之戰十八 (第1/3頁)

加入書籤

南唐反擊

在那悠遠而明媚的公元某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天空如洗過的藍綢,陽光溫柔地灑落大地,萬物似乎都沐浴在一種前所未有的希望之中。就在這祥和寧靜的日子裡,周世宗,一位以仁德著稱的君主,心懷蒼生,於金鑾殿上莊重宣佈了一項震撼朝野、福澤萬民的重大決策——大赦天下的詔令。此令一出,猶如春雷乍響,不僅震散了連年的陰霾,更在百姓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大赦令中,周世宗展現了他深厚的仁政情懷,決定對全國範圍內的罪犯進行廣泛而深遠的赦免,無論罪行輕重,只要誠心向善,皆有機會重獲新生。這一舉措,不僅讓無數家庭得以團聚,也讓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人心向善,和諧之氣漸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周世宗並未止步於此,他深知民間疾苦,特別是淮南地區,長期以來飽受南唐政權苛政之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廢除了南唐遺留下來的那些繁重不堪的苛捐雜役,這些曾經像巨石般壓在百姓肩頭的負擔,如今被一一移除,讓人們得以輕裝上陣,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與希望。

更令人稱道的是,周世宗還鄭重承諾,自即日起,任何有礙民生、阻礙百姓安居樂業、影響農耕紡織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打擊。他鼓勵百姓勇於發聲,直接向當地的後周官府申訴,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護。這一政策的實施,如同一股溫暖的春風,穿透了寒冷的冬夜,吹遍了淮南的每一個角落,溫暖了那些曾經飽受壓迫、苦不堪言的心靈。

一時間,整個淮南乃至全國都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相互傳頌著這一前所未有的仁政之舉。他們相信,在周世宗的領導下,未來的日子將會更加美好,生活也將充滿陽光與希望。而大赦令的頒佈,無疑成為了這一時代最為輝煌的篇章,被後世銘記於心,傳唱不衰。

與此同時,後周的軍隊在軍事部署與行動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與決心。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同時也是彰信節度使的李繼勳,作為軍中翹楚,親率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猶如一把鋒利的劍刃,直指壽州城。他們於城南的開闊地帶迅速紮下堅固的營寨,營寨內外,軍旗獵獵,戰鼓雷動,士氣高昂,顯然,李繼勳已下定決心,誓要藉此一戰,將這座位於南北交通要道上的戰略重地一舉拿下,為後周的版圖擴張奠定堅實基礎。

然而,戰爭的走向往往充滿變數。南唐方面,將領劉仁贍以其超凡的智謀與勇武聞名遐邇,他深知壽州城的重要性,更瞭解李繼勳的意圖與實力。面對強敵壓境,劉仁贍並未選擇正面硬碰硬,而是採取了更為靈活且大膽的戰術——夜襲。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劉仁贍親率一支精銳小隊,藉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接近了後周軍的營地。隨著一聲低沉的號令,突襲驟然爆發,南唐士兵如同幽靈般從黑暗中衝出,直奔後周軍營的核心地帶。李繼勳部猝不及防,原本井然有序的營地瞬間陷入混亂。火光沖天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刀劍交鳴,喊殺聲震天動地。

儘管後周士兵英勇抵抗,但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仍難以抵擋南唐軍隊的兇猛攻勢。數百名忠誠計程車兵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中不幸犧牲,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夜色,也染紅了這片土地。而那些精心準備、本欲用於攻城拔寨的器械,也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化為了灰燼,象徵著後周此次攻勢的一次重大挫折。

此次失利,無疑給後周軍隊敲響了沉重的警鐘。它讓所有的將士意識到,戰爭不僅僅是力量的較量,更是智謀與勇氣的雙重考驗。面對狡猾且強大的對手,任何輕敵與疏忽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因此,後周軍隊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部署,加強情報收集,提升夜間作戰能力,以期在未來的戰役中能夠扭轉乾坤,重振軍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