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章 高平之戰一 (第1/4頁)

加入書籤

高平之戰,又稱巴公原之戰,指的是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縣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晉城市高平市與澤州縣交界處的巴公鎮)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冒著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此戰以後周的大獲全勝告終,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轉強。

高平之戰是後周和北漢、契丹聯軍之間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次決戰。

高平之戰經過:

在丙申年的那個春天,大地彷彿都沉浸在一種特殊的氛圍之中,那是權謀與野心交織的氛圍。晉王,那位後來被人們尊稱為周世宗的英勇王者,終於在這一年,憑藉著他的智謀和勇氣,成功登上了皇位。他的登基,象徵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啟,也預示著未來的風雲變幻。

而北漢的國君,在得知了太祖郭威駕崩的訊息後,他的心中湧起了前所未有的喜悅。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天賜的良機。他深知,此時正是他擴張領土、實現野心的大好時機。於是,他開始策劃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入侵計劃,他的目光緊緊盯著那些富饒而脆弱的土地。

為了在這個亂世之中穩固自己的地位,增強對抗鄰國的力量,他深思熟慮後,秘密地派遣了最為信任的使者,穿越邊境的險峻山路,避開眾人的耳目,前往契丹的國都。在那裡,使者向契丹的國君遞交了北漢的求援信,言辭懇切,表達了北漢當前的困境和對契丹的深厚友誼。

契丹,這個一直以來都與北漢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密切政治、經濟聯絡的強國,在接到了北漢的請求後,並沒有猶豫。他們深知北漢的困境對於整個北方局勢的影響,因此,很快就做出了積極的回應。他們精心挑選了武定節度使、政事令楊兗,這位在契丹國內享有崇高聲望,且軍事才能出眾的將領,來率領此次的援軍。

楊兗率領的軍隊,是契丹的精銳騎兵,萬餘名騎士,他們騎著雄壯的戰馬,手持鋒利的兵器,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晉陽的道路。這些契丹計程車兵,他們都是在戰場上身經百戰的猛士,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們的到來,無疑給北漢的軍隊帶來了極大的鼓舞。

當這些契丹的援軍抵達晉陽時,整個北漢的軍隊都沸騰了。他們計程車氣瞬間高漲,因為他們知道,有了這些契丹的猛士相助,他們就有了戰勝敵人的信心。這場戰爭,不再是他們孤軍奮戰,而是兩國聯合,共同對抗外敵。

春天的氣息日漸濃烈,萬物開始復甦,桃花含笑,楊柳垂青,整個世界都瀰漫著生機與希望。在這樣的時節,北漢國君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征途,他親自統帥著三萬精兵,這支隊伍如巨龍般蜿蜒,氣勢磅礴,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國君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因此他精心挑選了兩位得力干將。他任命了久經沙場的義成節度使白從暉為行軍都部署,負責整個軍隊的部署和排程。白從暉智勇雙全,深得國君信任,他擅長戰略佈局,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迅速作出判斷,確保軍隊的行動始終能夠保持在正確的方向上。

另一位被委以重任的是武寧節度使張元徽,他被任命為前鋒都指揮使,負責率領前鋒部隊為整個軍隊開道。張元徽勇猛果敢,擅長衝鋒陷陣,他率領的前鋒部隊如同尖刀一般,能夠迅速突破敵人的防線,為後續的部隊開啟前進的道路。

北漢國君的軍隊與契丹的軍隊一同從團柏出發,兩軍並肩作戰,共同面對前方的挑戰。他們一路南下,穿過崇山峻嶺,越過河流深谷,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和堅定的信念。他們的目標是直逼潞州,那裡是他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在行軍的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唱著戰歌,揮舞著刀槍,展現出無畏的勇氣和堅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