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章 高平之戰三 (第3/4頁)

加入書籤

邊時,他面色凝重地說:“主公,周軍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計程車兵個個精神飽滿,裝備精良,顯然是一支勁敵。我們不能因為人數上的優勢就輕舉妄動,必須謹慎行事。”

北漢主聽後,眉頭緊鎖,鬍鬚飛揚,他憤怒地反駁道:“楊兗,你怎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此時天賜良機,正是我們展現北漢威風的大好時機。你休要再言,且看我如何憑藉這天賜良機,一舉擊敗周軍,讓那契丹軍隊也對我北漢刮目相看!”楊兗聽後,心中雖有不悅,但也只能默然不語,他知道此刻再說什麼也無法改變北漢主的決定。

此刻,東北風如同草原上的野馬,奔騰不息,其勢頭之猛烈,彷彿要將整個戰場都捲入其中。然而,就在這一刻,天空彷彿被無形的力量撕裂,風向瞬間發生了逆轉。原本猛烈的東北風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南風呼嘯而來,其聲勢之浩大,猶如千軍萬馬奔騰。

北漢副樞密使王延嗣,這位久經沙場的將領,對風勢的變化異常敏感。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立即轉身對身旁的司天監李義下令:“李大人,你看這風向轉變,天賜良機已到,我軍可以藉此發起攻擊了!”李義聞言,立刻領命,準備將這一重要資訊傳達給北漢主。

然而,就在這時,樞密直學士王得中卻突然扣住了馬韁,他神情嚴肅,語氣堅定地對王延嗣說道:“王大人,且慢!李義應該被斬首!這樣的風勢轉變,實在詭異,怎可能是助我們一臂之力呢?此中必有蹊蹺,我們需謹慎行事!”

王延嗣聞言,眉頭緊鎖,他深知王得中雖是一介書生,但智慧過人,對兵法戰策頗有研究。然而,此時戰機已至,他怎能因一人之言而錯失良機?於是,他斷然拒絕了王得中的建議,轉身對北漢主彙報了這一重要情況。

北漢主聽完王延嗣的彙報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之色。他深知此時戰機難得,一旦錯過,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怒斥王得中道:“王得中,你乃一介書生,豈能懂得戰場上的瞬息萬變?我已決定作戰計劃,你休要再胡言亂語!否則,我先斬了你!”說完,他揮動馬鞭,命令東軍率先發起攻擊。

隨著北漢主的一聲令下,東軍如潮水般湧向周軍陣地。張元徽率領的一千騎兵更是如同猛虎下山,向周軍的右翼發起了猛烈的衝擊。一時間,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動地,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相關人物介紹:

人物1:張永德

張永德(928年~1000年),字抱一,幷州陽曲(今山西省陽曲縣)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將,歷任殿前都點檢、侍中、東京內外都巡檢使等職。

張永德迎娶了郭威的第四位千金,即壽安公主,並隨之投身郭威的起義大業,屢立赫赫戰功。郭威登基為帝后,特封張永德為駙馬都尉以示恩寵。至周世宗柴榮時代,張永德隨軍征討北漢與南唐,於高平之役中與趙匡胤並肩作戰,大敗北漢,因功卓著而被擢升為殿前都點檢。此後,他又率軍抵禦契丹入侵。然而,在班師回朝途中,柴榮卻頒下詔令,解除了張永德的點檢之職,轉而將殿前禁軍的統帥重任託付給了趙匡胤。在此期間,張永德與趙匡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不僅在經濟上給予支援,還積極舉薦其才。宋朝建立後,張永德深受宋太祖的敬重與禮遇,被加封為侍中。及至宋太宗登基,他依舊備受尊崇,被任命為左衛上將軍。宋真宗統治時期,面對契丹的侵擾,張永德不僅被召入皇宮諮詢對策,更被賦予了留守東京的重任。鹹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張永德以七十三歲高齡辭世,北宋朝廷追贈其為中書令,以彰其生前之功勳與德望。

人物2:李重進

李重進,生卒年不詳,卒於公元960年,以其膚色黝黑且勇猛善戰著稱,人稱“黑大王”。他誕生於幷州太原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