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章 後周攻南唐各方戰爭準備 (第3/4頁)

加入書籤

相關人物介紹:

人物1:高保融

南平貞懿王高保融,生於公元920年,逝於960年,字德長,籍貫陝州峽石,即現今河南三門峽之地。作為南平文獻王高從誨的第三子,他承繼了南平的王位,成為該國的第三位君主,統治時間自948年至960年。乾佑元年,即948年,隨著其父高從誨的離世,高保融繼而登基。然而,他性格上顯得遲緩且缺乏決斷力,才智不顯,故而在朝政上,無論大小事務,皆放心交由其弟高保勖(亦作高保勖)來裁決。

高保融在位期間,南平國採取了向後周稱臣的外交策略,他甚至還力勸南唐與後蜀兩國也效仿此舉,共同尊後周為宗主國。時間推移至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北宋王朝橫空出世,這一變故讓高保融深感不安與恐懼,以至於他在這一年內連續三次向北宋進獻貢品,以示臣服與恭順。同年,高保融離世,朝廷追贈其太尉之職,並賜予諡號“貞懿王”(亦有記錄為“正懿王”),以表其生平。鑑於其子高繼衝尚年幼,無力承擔國政,高保融臨終前遺命,由其弟高保勖接任王位。

人物2:劉仁贍

劉仁贍,生於公元900年,逝於957年,字守惠,籍貫江蘇徐州彭城。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傑出將領,他出身名門,乃南吳濠州團練使劉金之子。自幼便展現文武兼修之才,略通儒學,尤愛兵法,於江南地區享有盛譽。南唐初建,劉仁贍仕途順暢,先後擔任右監門衛將軍及黃州、袁州刺史之職,政績斐然。元宗登基後,他更是步步高昇,擔任武昌節度使,並積極參與南唐滅楚之戰,成功奪取巴陵。隨後,調任清淮節度使,鎮守淮西重地壽州。

在決定性的淮南戰役中,劉仁贍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與堅韌不拔的忠誠,他堅守壽州,屢挫後周攻勢,甚至發起反擊,展現了卓越的戰略眼光與指揮能力。然而,隨著南唐援軍在紫金山一役中的失利,壽州逐漸陷入孤立。保大十五年,重病纏身的劉仁贍,面對絕境,其部下出於無奈,假託其意投誠後周。後周世宗對其忠貞節義深表敬意,特賜高官厚祿,授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天平節度使之職。遺憾的是,劉仁贍不久後便溘然長逝,享年五十八歲。

為表彰其忠誠,後周追封其為彭城郡王;南唐亦不吝哀榮,追贈太師、中書令、衛王,並賜諡“忠肅”,後主時期更是改贈越王。其文韜武略,流傳後世,《全唐文》中便收錄了他的作品《袁州廳壁記》,以資紀念。

人物3:宋齊丘

宋齊丘,生於公元887年,卒於959年,字初為超回(另有記載為昭回),後更字子嵩,自號九華先生,籍貫豫章(現今的江西南昌),活躍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吳國與南唐,曾任兩朝宰相之職。自幼勤奮好學,擅長文辭,胸懷壯志,尤對縱橫術與兵法情有獨鍾。其父於唐末擔任鎮南軍節度副使,父逝後家境困窘,宋齊丘轉而投奔於昇州刺史徐知誥(即後來南唐的開國皇帝李昪)麾下,成為其得力智囊,深得信賴。

隨著李昪建立南唐,宋齊丘被委以重任,先後擔任左丞相、司空及尚書省長官等要職。在南唐中主李璟時期,更是晉升至太保、中書令,權勢顯赫。然而,晚年的宋齊丘卻與馮延巳等五人結黨營私,排擠異己,導致朝政腐敗。其黨在對閩軍事行動中失利,他非但未加懲治,反加庇護,引發宗主極大不滿,終被貶為鎮南軍節度使。

公元955年,後周大軍壓境淮南,宋齊丘被緊急召回,授以太師之職並封楚國公,共赴國難。但因其黨徒趁機利用局勢,脅迫中主退居後宮,意圖將大權交予宋齊丘,此舉再度激怒中主,最終被遣返至青陽(今安徽青陽蓉城鎮)舊居養老,直至959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宋齊丘執政期間,助力李昪實施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改革,特別是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