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你可知咱為何要海禁嗎? (第2/2頁)
言至此處,他眉頭緊蹙,仿若想起往昔舊事,緩緩道來:
“咱昔日諸多對頭,那方國珍,便是自海盜發家而起;
張士誠,亦涉足海上營生,買賣往來不斷;
還有陳友諒,生於漁家,自幼熟諳水性,其水師戰力頗為強盛。
想當年,鄱陽湖一役,若他未戰死,恐也會如張士誠、方國珍殘部一般,遁逃海上,隱匿蹤跡,以待時機!
咱猶記浙江之蘭秀山,昔日便曾有數千海寇聚眾叛亂,其勢洶洶,幾欲撼動沿海安寧,幸得咱之大軍及時鎮壓,方得平息。此乃前車之鑑,咱不可不防!”
朱元璋緊鎖眉頭,目光灼灼地望向陸知白:
“一旦放開海禁,糧食、鐵器、人口,豈不是皆能肆意轉運至海上?無疑會極大地助長那些反賊的勢力!
倭寇遠渡重洋而來,其路途尚遠;然東南眾島,與沿海可謂近在咫尺。
若東南海寇日日侵擾,沿海百姓苦不堪言,田園荒蕪,此等局面,咱心何安?又豈能坐視不理?”
朱標在旁,聽聞此言,亦是眉頭深鎖,面色凝重。
這海禁之事的沉重與複雜,僅次於關乎國本的遷都之議。
陸知白見朱元璋心意堅決,但他仍不放棄,拱手說道:
“父皇所言,句句在理。海上反賊聚眾滋事,確然是一大隱患。
然兒臣以為,治水之道,堵不如疏!
此中道理,便如同那手中所握之沙,若一味強握,沙子反倒漏得越快。
另外,大勢所趨,不可逆之。觀未來世界,大航海乃是潮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陸知白稍作停頓,整理思緒,又道:
“父皇,若開海禁,其利有三。
其一,沿海漁民得以重操舊業,有了營生之路,便可安心生活,不再流離失所,甚至鋌而走險;
其二,民間貿易若得放開,官府便可順勢施行新稅法,嚴格監管徵稅。
兒臣料想,那商稅數目,定會讓父皇大為驚喜;
其三,海禁放開之後,朝廷可設立專門機構予以監管,如此一來,反倒更利於查禁走私,使那不法之徒無處遁形……”
朱元璋靜聽其言,臉上卻未見絲毫動容之色,待陸知白話音落下,當即反駁:
“你莫要想得太過簡單。放開海禁,走私之事難道便會銷聲匿跡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