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湖南省—夏姓、鄭姓、孫姓 (第1/4頁)
夏姓
- 起源:
- 源於姒姓:出自夏朝大禹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治水成功後,舜將帝位禪讓給禹。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位,建立了夏朝。夏朝傳至太康時,被后羿奪去政權,史稱“太康失國”。后羿被寒浞殺死後,相的兒子少康在有虞氏、有仍氏等部落的幫助下,重新恢復了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夏朝滅亡後,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氏。
- 源於媯姓:出自帝舜之後媯滿的後裔陳國第十六位君主陳宣公庶子子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陳宣公的庶子子夏,字子西,其後代有的以先祖的字為氏,稱夏氏。
-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夏父展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姓源》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大夫夏父展,其後代以先祖的名字為氏,稱夏氏。
- 少數民族改姓:
- 回族中的夏姓,據說取自元皇慶年間(1312-1313 年)從西方來泉州定居,後應聘主持清真寺教務的夏不魯罕丁名字的首音。當時,夏不魯罕丁被人們推崇為“攝思廉(伊斯蘭教)夏(長老)”。故又說,回族中的夏姓是從夏不魯罕丁的教務等稱“夏”而來。另,明永樂年間來中國的蘇祿東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溫哈刺、安都魯,其後裔中也有夏姓。
- 土家族中的夏姓,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龍山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夏家駿。
- 蒙古族中的夏姓,明朝時有蒙古人改姓漢姓夏。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內蒙古準格爾旗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夏日,他的蒙古姓是“額爾德木特古斯”,漢姓為夏;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人、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夏日·珠榮嘎瓦,他的蒙古姓是“查干諾木”,漢姓為夏。
- 滿族中的夏姓,清朝初滿洲八旗中有夏姓,滿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漢人,入旗滿化成為滿族一員,到清末民初,旗人紛紛漢化融入漢族,夏姓旗人同樣也迴歸了漢族,但其族人中已經混合了滿族的血液。
- 錫伯族中的夏姓,錫伯族夏氏歷史與滿族夏氏相似。遼寧省瀋陽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市、塔城市等地錫伯族中有夏姓。
- 變遷:
- 先秦時期:夏姓主要活動在河南、安徽一帶。夏姓發源於今河南、安徽省境。早期活動在中原地區,其後逐漸向周邊地區擴散。夏姓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較為緩慢,人口數量相對較少。
- 秦漢時期:夏姓開始向山東、江蘇、浙江等地遷徙。隨著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加劇,夏姓也逐漸擴散到更多的地區。這一時期,夏姓中開始出現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如夏黃公等。
- 魏晉南北朝時期:夏姓在江南地區得到進一步發展。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夏姓也隨之南遷到長江以南地區。這一時期,夏姓在江南地區逐漸壯大,成為當地的重要姓氏之一。同時,夏姓在北方地區的分佈也有所減少。
- 隋唐時期:夏姓在全國範圍內的分佈更加廣泛。隨著國家的繁榮和交通的便利,夏姓人開始向全國各地遷徙。這一時期,夏姓中出現了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夏圭等。夏圭是南宋畫家,以山水畫著稱,他的作品對後世的繪畫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 宋元時期:夏姓在南方地區繼續發展壯大,同時也有部分夏姓人回遷北方。這一時期,夏姓的人口數量逐漸增加,分佈範圍也更加廣泛。夏姓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有不少傑出人物,如夏竦等。夏竦是北宋大臣,他在政治、文學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
- 明清時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