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3章 山西省—廖姓、鄒姓、熊姓 (第1/2頁)

加入書籤

廖姓

- 起源:

- 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為氏,後稱廖氏,這是河南廖姓的起源。

- 出自姬姓: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這支廖氏,望出鉅鹿。

- 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 改姓而來:一是為躲避殷紂暴政,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二是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此外,還有賜姓或少數民族漢化改姓為廖姓的情況。

- 變遷:

- 早期發展: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並且逐漸形成了一些以地域為特色的分支,如伯廖一支形成鉅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

-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廖姓大舉南遷。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同時,還有其他分支遷至江南各地。

- 唐宋時期: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又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到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

- 明清時期: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臺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

- 在山西省的分佈:在山西省,廖姓的分佈相對較為分散。歷史上,明代的大槐樹移民對山西省廖姓的分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大槐樹移民是明朝政府組織的大規模人口遷徙活動,許多廖姓族人從山西大槐樹出發,遷往其他地區,同時也有部分移民在山西省內重新定居。如今,在山西的太原、大同、運城等地區可能有廖姓人口的聚居。比如在一些歷史悠久的城鎮或鄉村,可能存在著廖姓家族的聚居點,他們在當地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定的家族傳承和文化特色。

鄒姓

- 起源:

- 源於姚姓: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開建立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是商朝的諸侯國。鄒國古城在今山東鄒城東南的古邾城。春秋初,鄒國為曹姓邾人所奪,鄒人被迫遷到今山東鄒平南,後為齊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鄒姓,姚姓之鄒的歷史至少有 3500 年。

-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魯穆公所改設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顓頊的後裔曹挾建立了邾國,又稱邾婁國。春秋中期邾國遷都於繹(今山東鄒縣紀王城),後為大國魯國的附庸國,戰國時期,魯國君主魯穆公姬顯在孟子的建議下,強行改邾婁國為鄒國。周烈王姬喜七年~周顯王姬扁二十九年間(公元前 369~前 340 年間),楚宣王熊良夫親率楚軍滅了鄒國,故國子民以原國之名為姓氏,稱鄒氏,與曹氏、朱氏同宗同源,是為荊州鄒氏。

- 源於子姓:據多部《鄒氏宗譜》記載,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的封地鄒邑,其子孫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鄒佳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滿族鄒佳氏,亦稱組佳氏,世居鐵嶺(今遼寧鐵嶺)。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鄒氏、組氏、鐵氏等。

- 變遷:

- 先秦時期:鄒姓的活動主要在山東地區,這裡是鄒姓的起源地和早期發展的重要區域。

- 秦漢以後:鄒姓很快遷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