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甘肅省歷史淵源姓氏—那姓、權姓、上官姓、彭姓、時姓、 (第1/2頁)
1. 那姓
- 起源:
- 源於楚國權國遷徙:春秋時,楚武王滅掉權國(今湖北當陽東南),改置為縣。公元前676年,權縣尹鬥緡率領權人舉行暴動,被楚武王鎮壓下去。楚武王把權人遷往那處(湖北荊門縣東南那口城),有些人後來就以地名“那”為姓,稱那氏。這是那姓的主要起源說法。
- 源於少數民族改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多個少數民族如滿族、彝族、土族、佤族、錫伯族、鄂溫克等民族中也有部分族人改為那姓。比如滿族的那木都魯氏、納喇氏、瑚勒哩氏等在一定歷史時期改為那姓。
- 變遷:
- 那姓在歷史上有一定的發展和傳承,在不同朝代都有那姓人物出現。如宋代的那椿諾,官至揚州刺史,為政清廉,佈德及民;後燕的那頡,官至遼西太守,為官清廉,政績顯著。
- 分佈:那姓分佈較廣,但人數相對不多。現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黃驊、圍場、山東之平邑、東平、昌樂、山西之太原、內蒙古之烏海、湖北之老河口、雲南之隴川、瀘水等地均有分佈。
2. 權姓
- 起源:
- 源自子姓:商朝商高宗武丁有個兒子生而有紋在手曰權,便以權受封於權邑(今湖北當陽),建立權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後來權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權國子孫遂以原國名權為姓。子姓權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武丁、權文丁、權甲公為得姓始祖。
- 源自羋姓:楚武王滅掉權國後,改權國為縣,封公族大夫顓頊的後裔鬥緡為權縣尹。後來鬥緡率領權國遺民謀反,兵敗被殺,鬥緡的後裔以地名權為姓。羋姓權氏族人大多尊奉楚鬥緡為得姓始祖。
- 其他說法:還有說法認為權姓源於伏羲氏、葛天氏、鍾離權等,但這些說法相對較為小眾。
- 變遷:
- 權國被滅後,權姓族人經歷了多次遷徙。戰國末期,楚國被秦國所滅,楚國許多權姓被強令遷移到隴西(今甘肅天水一帶),後來又逐漸分佈於全國各地。
- 分佈:權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吉林省及其它地方的朝鮮族中和朝鮮半島較為常見。在國內,陝西省的寶雞市、渭南市的澄城縣、西安市長安縣、漢中市寧強縣,江蘇省的徐州市銅山縣,山東省的濟南市、臨沂市、菏澤市等地,以及甘肅省的張掖市高臺縣、天水市、慶陽縣、隴南市等地均有權氏族人分佈。
3. 上官姓
- 起源:
- 上官姓複姓之一,起源於春秋時期。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蘭為上官邑大夫,子蘭的後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
- 變遷:
- 漢朝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其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今甘肅天水,即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在天水成為望族。
- 唐時上官氏已出現於中原的河南地區,並在河南的陝州出人頭地。如唐太宗貞觀年間進士、高宗朝官居宰相的上官儀就是陝州人。
- 唐末紛擾,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
- 分佈:目前,上官姓在福建分佈較多,是上官姓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國其他地區如江西、浙江、廣東等地也有上官姓族人分佈。
4. 彭姓
- 起源:
- 彭祖之後:彭姓出自顓頊帝的後裔,顓頊帝的玄孫陸終的第三子籛鏗,被封在彭地(今江蘇徐州),建立大彭國,稱為彭祖。其後代以國為姓,形成彭姓的一支重要來源。
- 少數民族改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一些少數民族如滿族、蒙古族、土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