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內蒙古自治區(華北部分)—陳姓、雲姓、包姓、冀姓 (第1/2頁)
陳姓
- 起源:
- 出自媯姓:這是陳姓最主要的起源之一。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媯完,因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 出自陳國公族後裔: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為氏,即陳氏。陳胡公滿的子孫除了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其他分支,如陳哀公之子媯留避居陳留(今河南開封陳留鎮);陳愍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牖(今河南蘭考東北);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後的陳引奇居於固始(今河南固始),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 劉氏改姓:廣陵(今江蘇江都東北)陳氏,實為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為嗣,其後代便以陳為姓。
- 少數民族改姓:歷史上有多個少數民族改為陳姓,如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單姓陳氏;蒙古族、滿族等也有因各種原因改為陳姓的情況。
- 變遷:
- 先秦至秦漢時期:陳姓主要活動於河南、安徽、湖北地區。到秦漢時期,陳姓的足跡已踏上了湖南、江蘇、山西、山東等地。
- 西晉末年至南北朝:中原動盪,居民紛紛南遷,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已經是陳姓主要的回遷遷移的地區。這一時期,陳姓在南方開始逐漸發展壯大。
- 隋唐時期:陳姓在福建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唐朝初,以河南固始人為主力,陳政陳元光父子率 58 姓經江西攻入福建,祖孫四代一直任漳州地區的行政長官,後人尊陳元光為“開漳聖王”,其後裔成為閩、粵、臺地區和南陽諸島陳姓的主要派系。
- 宋元明清時期:陳姓在宋初由福建大批遷入廣東的潮州和梅州地區,北宋末年,河南陳姓南逃抵廣東南雄,由北向廣東各地散移。在宋、元、明時期,陳姓在南方得到了穩定的發展,陳姓在贛浙閩粵湘五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南方大姓的格局。
- 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華北部分,陳姓也是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隨著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和民族融合,陳姓人口逐漸在該地區定居下來。如今,在內蒙古的一些城市、鄉村都有陳姓居民分佈。在全國範圍內,陳姓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尤以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山東等省多此姓,在臺灣和廣東兩省,陳姓約佔當地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
雲姓
- 起源:
- 源於妘姓:出自黃帝的子孫顓頊的後代。顓頊後裔有祝融,是雲氏的始祖。祝融在帝嚳時為火正,被後世尊為神。祝融之後受封於鄆羅地,號為妘子,其後裔子孫遂為妘氏,後省去女旁而為雲氏,形成雲氏,世代相傳至今。也有祝融的支庶後裔子孫被封於鄠國(今湖北安陸,一說在湖北鄖縣),春秋時期為楚國所滅,國民子孫以國名為氏,後簡去邑旁成為雲氏。
- 源於縉雲氏:出自黃帝時期夏官之後,屬於以官職名為氏。縉雲是黃帝時的一種官名,黃帝以雲名官,分別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縉雲氏。其後代以“縉雲”為姓氏,傳到後來,省略為雲氏。
- 源於少數民族改姓:南北朝時期,代北地區的鮮卑民族中有複姓宥連氏、悉雲氏、是雲氏、牒雲氏等,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後,皆漢化為單姓雲氏;蒙古族、達斡爾族、滿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部分人改姓為雲氏。例如,蒙古族特濟氏、蒙古新巴爾虎雲碩布部等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雲氏。
- 變遷:雲姓早期在中原地區有一定的分佈,隨著歷史上的民
↑返回頂部↑